结客少年场
并儿任气侠,年少肝胆雄。
锦臂金弹丸,银鞍玉花骢。
腰插三尺剑,手开二石弓。
轻生重大义,一战朔庭空。
斩取戎王头,捷奏甘泉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位年轻人很有侠义精神,年轻气盛、胆量过人。他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的是一匹非常珍贵的马,马鞍和马饰都是银色的,看上去十分华贵。他的腰间挂着一把三尺长的宝剑,手上拿着一张能拉开两石的弓。这个人把生死看得很淡,但非常重视道义,为了道义,他愿意冒险一战。最后,他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成功砍下了敌军首领的头颅,然后把胜利的喜讯上报给了皇帝。
去完善
释义
1. 结客:结交豪侠朋友。少年场:青年活动的地方。
2. 任气侠:讲义气,做侠义事。
3. 肝胆雄:形容胆量大。
4. 锦臂:用丝绸做的手臂。这里指戴有华丽装饰的手套。
5. 金弹丸:金色的弹丸。这里的“弹丸”比喻武器。
6. 银鞍玉花骢:白色的骏马配着银色马鞍。花骢,毛色黑白相间的马。
7. 三尺剑:古代长剑通常为三尺长,这里用来泛指剑。
8. 二石弓:能拉动两石力道弓箭的力气,用来形容射箭技巧高超。石,古代度量单位,约等于今天的30公斤。
9. 朔庭空:打败敌军的战绩。朔,北方。庭,朝廷。空,战胜。
10. 斩取戎王头:杀死敌人首领。戎王,敌军首领。
11. 捷奏甘泉宫:胜利的消息传到甘泉宫。捷奏,胜利的报告。甘泉宫,汉代宫殿名,皇帝在此接见各地方官员,也在此处处理政务。这里用来表示中央政权所在地。
去完善
赏析
《结客少年场》这首诗歌以豪放激昂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英勇少年奋战疆场的画面。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位充满豪情的少年英雄,他勇敢地投身于战斗,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诗人通过对少年形象的刻画,表现了年轻人热血沸腾、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
诗歌的开篇即勾勒出一位豪气干云的少年形象:“并儿任气侠,年少肝胆雄。”这两句诗传达了主人公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述了少年的装备和技艺:“锦臂金弹丸,银鞍玉花骢。腰插三尺剑,手开二石弓。”华丽的服饰、精良的武器以及娴熟的武艺,展示出这位少年具备卓越的战斗实力。
在战斗中,少年表现出极高的勇气和正义感:“轻生重大义,一战朔庭空。斩取戎王头,捷奏甘泉宫。”尽管生命危在旦夕,但为了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少年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英勇地击败敌人并取得胜利。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少年期待胜利的喜悦以及对国家忠诚的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塑造一个英勇少年形象,展现了年轻一代敢于担当、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少年英雄的赞美和对民族精神的颂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结客少年场》是明朝诗人邹登龙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少年英勇结义、共赴国难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勇敢与担当的赞美。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期间,国家逐渐强盛,文化艺术得到发展。邹登龙生活在明朝后期,这一时期的文人雅士多关注社会现实,倡导儒家道德观念。邹登龙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文人,对国家的兴衰和民间疾苦尤为关切,因此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他的爱国情怀。
其次,我们要了解这一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邹登龙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这使他深感失落。然而,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把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以诗歌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
再者,我们还要了解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明朝后期,国家内外矛盾激化,倭寇猖獗,百姓生活困苦。面对国家的困境,邹登龙心中充满忧虑。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英勇少年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为国家排忧解难,展现出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总之,《结客少年场》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了明朝时期的国家状况、邹登龙的个人遭遇以及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使其成为了一首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