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苍山曾子实
东湖从此别,嘉会邈无期。
望远音书阻,思君岁月驰。
春云山隔断,秋雨鴈归迟。
欲见崆峒使,梅花寄一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湖分别后,美好聚会再无缘。
遥望远方音信难通,思念你的岁月匆匆流逝。
春天的山峦阻隔两地,秋天的雁群归家迟缓。
想要见到你的使者,托他寄来一枝梅花。
去完善
释义
1. 东湖: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是游览胜地。
2. 嘉会:美好的聚会或集议。
3. 邈:遥远,距离远。
4. 望远:即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5. 音书阻:音信阻隔。
6. 思君:思念朋友。
7. 春云:春天的云彩。
8. 隔断:被隔断、隔绝。
9. 秋雨雁归迟:秋天的雨阻断了大雁南飞的路程,使其归来迟了。
10. 欲见:想要见到。
11. 崆峒使:古代指往来于各地区的使者。这里代指远方的友人。
12. 梅花寄一枝:寄去一枝梅花作为问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邹登龙写给远在苍山的曾子实的书信,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与友人相逢的渴望。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东湖从此别,嘉会邈无期”,意味着在东湖的分别之后,美好的相聚变得遥不可及。这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失去友情的痛苦。
颔联“望远音书阻,思君岁月驰”,意思是尽管作者努力通过信件保持联系,但因距离遥远和阻隔,他们之间的交流总是困难重重;而时光的流逝又使得这种思念更加浓烈。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春云山隔断,秋雨雁归迟”,通过描绘春天云山阻隔、秋天雁归迟到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可以看作是对自然界的比喻,表明即使在大自然的变化之中,友情依然存在。
尾联“欲见崆峒使,梅花寄一枝”,表示作者希望能有使者从崆峒传来关于友人的消息,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他希望在远方,梅花盛开之时,也能给友人带去春天的气息。这两句诗寓意着期待、祝福和希望,也以此表达出作者对友情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苍山曾子实》是明代诗人邹登龙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此时邹登龙正游历四方,广交朋友。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他结识了苍山的曾子实,并为他写下此诗。
邹登龙是明代的一位文人墨客,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在这个时期,明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邹登龙选择了游历四方,以此来逃避现实的压力。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与曾子实的交往过程中,邹登龙深深地被他的才情和人格魅力所吸引。他们在一起谈论诗文,切磋技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由于世事无常,两人最终不得不分别。在离别之际,邹登龙写下了这首《寄苍山曾子实》,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