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桂江

标题包含
桂江
未识佳人寻桂水,水云先解傍壶觞。 笋林次第添斑竹,雏鸟参差护锦囊。 乳洞此时连越井,石楼何日到僊乡。 如飞似堕皆青壁,画手不强元化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松(847年-901年),字梦徵,唐朝晚期文人。他是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曹松在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中进士,但因故未能任职。后来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还未相识那位美丽的女子,正在寻找桂花树下的清澈溪水,云雾与流水相得益彰,宛如佳人的酒杯一般。 竹子从竹笋慢慢长成斑竹,鸟儿错落有致地护卫着它们的宝库。洞穴之中流淌出牛奶般的泉水,这是连接远方水井的通道;而那座石楼,何时才能到达神仙居住的地方呢? 这些山峰峭壁既像飞翔又像坠落,无论是画画还是写诗都无法完全表达它的美丽,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最伟大的艺术家。
去完善
释义
1. 桂江:一条流经广西的河流,全长约430公里,源于桂林市灵川县,经过平乐县,流入西江。 2. 佳人:这里指的是美丽的人或美好的事物。 3. 壶觞:一种盛酒的器具,用于饮酒。 4. 斑竹:一种有斑纹的竹子,又称湘妃竹。 5. 雏鸟:幼小的鸟。 6. 锦囊:一种用丝线编织成的袋子,用来装东西。 7. 乳洞:一种石灰岩溶洞,形状像乳汁滴在洞壁上。 8. 越井:古代越国地区的水井。 9. 石楼:用石头建造的楼房。 10. 僊乡: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11. 青壁:绿色的墙壁,这里形容山势陡峭。 12. 画手:画家。 13. 元化:即造物主,这里指大自然的力量。
去完善
赏析
《桂江》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一首描绘桂林山水风光的诗作。诗人以寻找佳人的手法,将读者带入桂江的美景之中,通过对江水、水云、笋林、斑竹、雏鸟、锦囊、乳洞、越井、石楼、仙乡等元素的描述,展现了桂江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在结尾处通过对比画手的技艺和自然的鬼斧神工,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魅力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桂江》是唐代诗人曹松创作的一首描绘桂江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是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这一时期曹松正值青年时期,他在京城长安求取功名,但屡试不第,一直未能取得官职。 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文化繁荣。桂江位于今广西境内,是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沿江两岸风景秀丽,山水资源丰富,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曹松在游玩桂江时,被沿途的美景所吸引,遂创作了这首描绘桂江风光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