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换遍歌头

标题包含
换遍歌头
雪霁轻尘敛,好风初报柳。 春寒浅、当三五。 是处鳌山耸,金羁宝乘,游赏遍蓬壶。 向黄昏时候。 对双龙阙门前,皓月华灯射,变清昼。 彩凤低衔天语。 承宣诏传呼。 飞上层霄,共陪霞觞频举。 更渐阑,正回路。 遥拥车佩珊珊,笼纱满香衢。 指凤楼、相将醉归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后的微尘都已收敛,春风轻轻吹过柳枝。 春天的寒意渐渐消退,元宵夜就要来临了。 此时此刻的繁华景象,就如同传说中的蓬莱仙境一般。 在黄昏时分的双龙门下,人们欣赏着明亮的月光和璀璨的灯光,仿佛白天一样明亮。 有彩凤传来上天的旨意,皇家的宣诏由宫女们传递出来。 这些人都飞上了天堂,共同品尝那甘甜的玉液。 夜晚将要结束,人群开始散去,慢慢地走上了回家的路。 远处传来车声和马鸣,还有满街的灯笼,照亮了道路。 他们朝着凤凰楼的家中走去,带着醉意回到各自的住处。
去完善
释义
1. 雪霁轻尘敛:雪后天晴,空气中的尘土逐渐减少。 2. 好风初报柳:春风吹拂着柳树。 3. 春寒浅、当三五:春天的寒冷并不深重,正好适合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出游。 4. 是处鳌山耸:鳌山,又称神山,古代元宵节的灯会活动之一。 5. 金羁宝乘:华丽的马匹和车辆。 6. 游赏遍蓬壶:游玩观赏了整个蓬莱仙境般的景象。 7. 对双龙阙门前:对着皇宫门前的双龙阙。 8. 皓月华灯射:明亮的月光和华丽的灯光交相辉映。 9. 彩凤低衔天语:彩凤口含天语,这里用来形容皇上的圣旨。 10. 承宣诏传呼:奉命传达皇帝的命令。 11. 飞上层霄:登上天空,与仙人们共享美酒。 12. 霞觞:神仙的酒杯。 13. 更渐阑:渐渐进入深夜。 14. 正回路:正在返回家园的路上。 15. 遥拥车佩珊珊:形容远远地看到车马行进的声音。 16. 笼纱满香衢:香衢是指繁华的街道,笼纱是指车马的装饰。 17. 指凤楼、相将醉归去:指的是回去的方向是凤楼,即宫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日游宴的场景。首句“雪霁轻尘敛”点明时节,雪后天晴,尘土被吹散。紧接着的“好风初报柳”则通过春风中的杨柳传达了春天到来的消息。在词人眼中,这春天的气息虽然有些许寒冷,却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机的临近。接下来的“是处鳌山耸,金羁宝乘,游赏遍蓬壶。”写出了人们在这美好的春光中结伴而行,欣赏着各地的美景。这里的“鳌山”指的是堆成海龟形状的山,而“金羁宝乘”则是形容乘坐的高级车辆。 “向黄昏时候。对双龙阙门前,皓月华灯射,变清昼。”这四句则从黄昏写到夜晚,明亮的月光和繁华的灯火使原本昏暗的夜晚变得如同白昼一样明亮。接下来的“彩凤低衔天语。承宣诏传呼。”描述了皇家宣召的场景,彩凤象征皇权,传达着皇帝的旨意。 下阕则转而描述人们在夜晚的活动。“飞上层霄,共陪霞觞频举。”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在这样的美好时光里,与友人共同饮酒,共享欢乐的愿望。接着的“更渐阑,正回路。遥拥车佩珊珊,笼纱满香衢。”刻画了人们渐渐散去,各自回家的场景。最后两句“指凤楼、相将醉归去。”则形象地描绘了词人与友人们醉酒而归的画面,为全词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整首词以华丽的词藻、生动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繁华的春夜之中,感受到了那份浓郁的诗情画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换遍歌头》是北宋著名词人王诜的一首长调词牌。这首词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68年前后,正值宋朝中期的繁荣时期。王诜生于士人世家,年少时即以才学著称,但因卷入皇室政治纷争而屡遭贬谪。 在这个时期,北宋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高度发展,文学、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许多杰出作品问世。然而,在政治领域,权臣争斗、皇帝猜忌使朝政日趋腐朽。这些时代背景对王诜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 在这首《换遍歌头》中,王诜以豪放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通过对山河、楼阁、画桥、垂柳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个体命运的悲剧性以及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