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江仙

标题包含
临江仙
后院短墙临绿水,春风急管繁弦。 问谁亲按小婵娟。 玉堂真学士,琳馆地行仙。 安得此身来此处,依稀一梦梨园。 江南刺使谩垂涎。 据鞍肠已断,何况到尊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家小院背倚短墙,面临碧波荡漾的湖水,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悠扬的音乐。 要问哪位佳人亲自操持这欢快的场面?原来是翰林院里的才子们,他们在这宛如仙境的地方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但愿我能投身到这个美丽的场景之中,似乎是在那璀璨的戏曲世界里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 那些来自江南的官员们,也在羡慕不已。他们依在马鞍上,内心已是无法忍耐,更何况来到这个快乐的聚会呢!
去完善
释义
1. 临江仙: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2. 曾纡:北宋末年著名文人,其词才横溢,以豪放著称,作品多描绘繁华景象。 3. 后院短墙:指词人居住的后院,短墙隔开内外。 4. 绿水:清澈的河水,这里指流经词人院落的小溪。 5. 春风:春天的风,这里用来形容季节。 6. 急管繁弦:指节奏明快、旋律丰富的音乐,这里的“管”和“弦”是古代乐器。 7. 小婵娟:指体态优美的女子。 8. 玉堂:玉饰的殿堂,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9. 真学士:官职名称,宋代设此官职,掌管文学之事。 10. 琳馆:豪华的府邸。 11. 地行仙:道家术语,指在地上行走的神仙。这里用来说明居住者地位尊贵。 12. 安得此身来此处:意为如何才能来到这里享受这种生活。 13. 一梦梨园:指词人在梦中享受荣华富贵的情景。 14. 江南刺史:即江南地区的行政长官。 15. 谩垂涎:意为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无法抑制。 16. 据鞍肠已断:形容路途艰辛,表达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17. 何况到尊前:意指即使能够来到这种地方,也无法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去完善
赏析
《临江仙》是南宋词人曾纡的一首描绘春江花月夜的诗词。在这首词中,作者以优美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先,词的开篇便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后院的短墙与绿水相映成趣,春风轻拂,伴随着急管繁弦的音乐声。这里的“问谁亲按小婵娟”是对美好景色的赞叹,同时也是在询问有谁能够亲自体验这份美好。接下来,作者通过“玉堂真学士,琳馆地行仙”的描述,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下阕则转向了对于人生的感慨。“安得此身来此处”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渴望,而“依稀一梦梨园”则意味着这种美好的时光如同梦境一般难以捉摸。紧接着,作者通过“江南刺使谩垂涎”表达了自己的清醒认识,即使面对诱惑,也要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最后,“据鞍肠已断,何况到尊前”则是告诫自己,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坚定的决心,不要被欲望所支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是宋代诗人曾纡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80年左右,正值宋朝时期。在这一年代,虽然宋朝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但政治局势却动荡不安,战争频发,民生疾苦。 曾纡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文学素养颇高。然而,他的人生并不如意,仕途坎坷。在他创作《临江仙》时,曾纡已经历了多次科举考试失败,宦途不顺,心情抑郁。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曾纡以豪放派的风格写下了这首《临江仙》。词中以赤壁之战为切入点,表达了词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描绘江山美景,传达出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忧虑。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曾纡的才情和抱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