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念奴娇

标题包含
念奴娇
片帆暮落,正前村梅蕊,愁人如雪。 东陌西溪长记得,疏影横斜时节。 六出冰姿,玉人微步,笑里轻轻折。 兰房沈醉,暗香曾共私窃。 回头万水千山,一枝重见处,离肠千结。 料想临鸾消瘦损,时把啼红偷浥。 怎得伊来,许多幽恨,共拈青梢说。 如今千里,断魂空对明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孤舟靠岸,映入眼帘的是那村落中的梅花,犹如白雪般令人愁绪满怀。 还记得当年在东边的阡陌和西边的溪流旁,疏影横斜之际,我们曾一起赏梅。她冰清玉洁的姿态,如同天女款款走来,我们在欢笑中轻折梅花。在那幽静的房间,我们一起陶醉在梅花的清香之中。 而今回首,已是万水千山相隔,再相见时,心中的离愁如千结缠绕。想象着她近来容颜消瘦,时常暗自垂泪。若能与她重逢,定要一起谈论那些幽怨往事。然而此刻相隔千里,只能独自对着明月寄托哀思。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片帆暮落:形容船只在黄昏时分靠岸。片帆,孤舟。暮,傍晚。 2. 前村梅蕊:靠近村庄的梅花花朵。前村,前面的村子。梅蕊,梅花的花蕊,代指梅花。 3. 愁人如雪:梅花开放在冬天,象征着清冷和孤独,仿佛带来了忧愁。 4. 东陌西溪:泛指广阔的地域范围。东陌,东边的田野小路。西溪,西边的溪流。 5. 六出冰姿:形容雪花的形状,雪花有六个花瓣,故称“六出”。这里用来描绘梅花的外貌。 6. 玉人微步:比喻美人轻盈的步伐。玉人,对美人的尊称。微步,轻微的脚步。 7. 笑里轻轻折:描述女子笑着轻轻摘下梅花。 8. 兰房沈醉:在芬芳的房间里沉醉。兰房,芬芳的房间,常用于赞美女子的住处。沈醉,沉醉其中。 9. 暗香曾共私窃:曾经共享过梅花的香气。暗香,指梅花的香气。 10. 一枝重见处,离肠千结:再次见到梅花的时候,离别之情如同纠结在一起的绳子。 11. 临鸾消瘦损:形容因思念而身体消瘦。临鸾,照镜子。鸾,古代镜子上的装饰图案。 12. 啼红:杜鹃花,又称为“啼血红”,此处借指眼泪。 13. 怎么:古汉语中,“怎么”常常用作疑问词,表示询问情况。这里是问如何才能相聚在一起。 14. 共拈青梢说:一起谈论梅花的美丽。青梢,梅花的嫩芽。
去完善
赏析
《念奴娇》是宋代词人曾纡的一首描绘梅花与情感的佳作。在这首词中,作者以梅花的美丽与孤独为背景,传达出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对远方故人的思念。 首先,词的开头“片帆暮落,正前村梅蕊,愁人如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傍晚时分,船帆飘落,眼前的前村梅蕊仿佛充满忧愁的人儿,犹如白雪般洁白。这里的“愁人如雪”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纯洁与美丽,还以此隐喻作者内心深处的哀愁。 接着,作者回忆起了往昔的美好时光:“东陌西溪长记得,疏影横斜时节。六出冰姿,玉人微步,笑里轻轻折。兰房沈醉,暗香曾共私窃。”那年在东陌和西溪的梅树下,他与佳人共同度过美好时光,轻折梅花,品味暗香。这里,作者通过梅花寄托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随后,词转向现实:“回头万水千山,一枝重见处,离肠千结。”回首往事,相隔万水千山,再次见到梅花,内心的忧伤犹如千结。这里,作者通过对梅花的不舍与感叹,表达了他对过去的留恋和现实的无奈。 紧接着,作者想象远方的故人,心中充满了关切:“料想临鸾消瘦损,时把啼红偷浥。”他推测远在他乡的故人在面对镜子时因思念自己而日渐消瘦,暗自哭泣。这里的“啼红偷浥”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梅花飘落时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怎得伊来,许多幽恨,共拈青梢说。如今千里,断魂空对明月。”期盼着有朝一日能与故人重逢,共同分享心中的幽怨。然而现在却相隔千里,唯有明月相伴,倍感惆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南宋诗人曾纡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曾纡的生活经历了许多波折。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能,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获得功名。直到晚年,他才在朝廷中担任了一些职务。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兵入侵,国土沦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朝廷内部的权谋斗争却愈演愈烈,使得国家政事日益腐败。在这种背景下,曾纡作为一位文人,深感痛心疾首,但他又无法改变现实。 《念奴娇》表达了曾纡在这个时代的感慨和无奈。他通过对古人、往事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忧虑,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关切。虽然他的生活经历了许多曲折,但他的爱国情怀始终如一。这首词成为了那个时代文人精神的写照,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