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樾轩二首 其二
竹间嘉树密扶疏,异乡物色似吾庐。
清晓开门出负水,已有小舟来卖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竹林间的浓密树木中,异乡的景色竟与我的家相似。清晨打开门去打水时,发现已经有小船来卖鱼了。
去完善
释义
竹间:竹子之间,指竹林。
嘉树:美好的树木,此处指竹子。
扶疏:繁茂的样子。
异乡:其他的地方。
物色:景色。
吾庐:我的家。
清晓:清晨。
负水:取水。
小舟:小船。
卖鱼:贩卖鱼类。
去完善
赏析
《清樾轩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曾纡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田园诗。这首诗以竹、树、舟、鱼等自然景物为主体,展现了诗人所生活的环境以及生活风貌。
首先,“竹间嘉树密扶疏”描述了在竹林中嘉树的茂密和繁盛景象,通过竹林的清朗和树木的扶疏形象地展现出江南水乡特有的生态美。
然后,“异乡物色似吾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风景的思念之情,尽管身处异乡,但所见之景却与家乡相似,暗含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接下来,“清晓开门出负水,已有小舟来卖鱼”两句,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日常情景,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恬静生活的向往。清晨时分,诗人在开门打水时,就已经有小船在售卖新鲜的鱼,从这一细节可见,诗人生活的地方水域丰富,人们利用这一资源进行渔业活动,展示出浓厚的渔村风情。
总之,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和对乡土民俗的热爱,呈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和生活面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清樾轩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曾纡所创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7年前后,这是宋朝仁宗时期,也是文化繁荣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曾纡作为这个时代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他曾担任地方官员,但由于性格刚直,不愿趋炎附势,被贬谪至边远地区。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精神。
在宋仁宗时期,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土地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曾纡在他的诗歌中,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于这些问题的不满和忧虑。
《清樾轩二首 其二》这首诗以清樾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清樾”象征着宁静、清新的自然景色,而“轩”则代表诗人远离喧嚣的生活态度。在这首诗中,曾纡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