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吟啸集 其二

标题包含
读吟啸集 其二
力支大厦烱孤忠,太息黄旗运不东。 天若有情虹贯日,人谁不死气凌空。 倍增晁董儒科重,可与夷齐史传同。 地位九分人物好,更于何处觅英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宏伟的大厦衬托出忠诚的心,可叹时局动荡不安。 倘若天公有情,长虹便会直贯日月,可是人生在世,谁能逃避生死轮回。 晁董的学识与品德备受重视,其名声足以与夷齐相媲美,共载史册。 如此有才华之人深得世人敬重,可惜再难以寻找到同样出色的英雄豪杰。
去完善
释义
1. 力支大厦:此处化用“力挽狂澜”之义,比喻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2. 烱:明亮,光明。 3. 孤忠:独自忠诚,表示对国家、民族的一片赤诚之心。 4. 黄旗运不东:黄旗指代国家命运,运不东暗示国家时局不佳。 5. 天若有情虹贯日:虹贯日,彩虹贯日的景象,象征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 6. 人谁不死气凌空:死气凌空,形容人死后精神不灭,气概依然昂扬。 7. 倍增晁董儒科重:晁董,指汉朝的晁错和董仲舒,两位著名的学者,儒科重,意为他们的学识得到了更高的评价。 8. 可与夷齐史传同: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古代两位因坚持气节而饿死的人物,史传同,意味着他们的声誉可以与伯夷和叔齐相媲美。 9. 地位九分人物好:九分,十分之九,表示几乎达到极点;人物好,指这位诗人的才学之高。 10. 更于何处觅英雄:更于何处觅英雄,表达对这位诗人由衷的敬佩之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磅礴的气势、深沉的感慨和执着的信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期待。诗中的“力支大厦”指的是在艰难时刻为国家竭尽心力的忠诚之士,而“太息黄旗运不东”则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未能如意的深深叹息。 “天若有情虹贯日,人谁不死气凌空”两句是诗人对于英勇之士的赞美,希望上天能够看到他们的壮烈行为,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无常的事实。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提到增重的儒科和与夷齐相同的史传,表示这些英雄人物的地位和价值应该得到更高的评价。最后的“地位九分人物好,更于何处觅英雄”是对英雄的赞美,也是对未来英雄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吟啸集 其二》是明代诗人彭秋宇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朽,民生疾苦。彭秋宇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在这个时期,彭秋宇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后来虽然在官场任职,但由于正直无私,屡遭排挤和打压。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充满了失望和愤懑。 在彭秋宇所处的时代,明朝正处于衰败之际,宦官权臣当道,政治腐败严重。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困苦,饥寒交迫。面对这样的现实,彭秋宇深感痛心,但他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将内心的感慨和忧国忧民之情寄托于诗歌之中。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