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庚申喜闻

标题包含
庚申喜闻
万方欢喜醉春风,数路飞书奏凯同。 天拟诸公扶社稷,人言多难识英雄。 周邦虽小名犹正,楚国方强力易穷。 从此东南基岱岳,好磨崖石颂成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所有人都在春风中庆祝胜利,胜利的消息通过书信传遍四方。 大家认为你们是国家的栋梁,在危难时刻显示出了英雄的本色。 尽管周邦国小但名声却响彻天下,而楚国力大却无法持久。 从今以后,东南地区将拥有坚实的基石,就如东岳泰山一般稳固。我们应该在这座山上刻下胜利的颂歌,纪念我们的成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庚申: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2. 喜闻:听到好消息或喜事时的心情。 3. 彭秋宇:作者名字,生平未详。 4. 万方:全国各地。 5. 飞书:传递信息的快速方式,如驿马传递书信。 6. 奏凯:战胜敌人,获得胜利。 7. 天拟:天意安排。 8. 诸公:各位官员,这里指朝廷重臣。 9. 扶社稷:维护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10. 多难识英雄:在多事之秋,更能看出谁是真正的英雄。 11. 周邦虽小名犹正:尽管周朝国土狭小,但名声依然端正。这里借用历史上的周朝来比喻一个国家虽小但仍有尊严。 12. 楚国方强力易穷:楚国势力强大,容易走向衰亡。这里用历史上的楚国来比喻一个强国可能会因为力量过于强大而导致灭亡。 13. 基岱岳:奠定东方的大业。岱岳,泰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山,寓意着国家的根基稳固。 14. 磨崖石:在石头上刻字,记录功绩。这里是说在国家安定、事业成功之后,可以在泰山等名山刻石留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庚申喜闻》描绘了当时的胜利场景和欢庆气氛。“万方欢喜醉春风”一句总领全诗,展现出举国上下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接下来的“数路飞书奏凯同”则形象地描绘出各路军队传递捷报的场景,彰显出胜利的辉煌。 诗人通过“天拟诸公扶社稷”与“人言多难识英雄”这两句表达了对英勇将士们的赞誉,他们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堪称英雄。而“周邦虽小名犹正”和“楚国方强力易穷”两句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借古喻今,寓意国家虽然弱小,但名声却正直不倒;反之,即使强大如楚国,也可能力竭而亡。 最后两句“从此东南基岱岳,好磨崖石颂成功”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国家的期望,希望能在东南一带奠定基业,并刻碑铭记这场伟大的胜利。全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庚申喜闻》是南宋诗人彭秋宇在公元1180年所创作的。这一时期,正是金朝与南宋对峙的时期。南宋疆域狭小,但经济、文化却相对繁荣。 彭秋宇出生在福建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学者,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彭秋宇在父亲的教导下,对儒家经典有了深厚的理解,这也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金朝与南宋的对峙背景下,彭秋宇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曾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传播儒家的仁爱思想,希望以此来改变国家的不良风气。 《庚申喜闻》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民族精神的自豪。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民众疾苦的关心和同情。这首诗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了南宋文人抒发爱国情怀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