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
边笳凄惨动江城,朔鴈南飞几阵横。
云气昏昏秋万里,旄头烱烱夜三更。
向来海上凫毛出,何日关中马角生。
天地无情豪杰尽,西风颠倒若为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城边的胡笳声凄凉地回荡着,寒冷的北雁结群南飞。天空中的云朵弥漫着秋天的气息,远方的光亮闪烁在夜晚的三更天。
海上的苍鹭羽毛飘零,关中的马儿何时能生出牛角?尽管天地无情人有义,但西风肆虐,一切都失去了平衡。
去完善
释义
1. 边笳:指边境地带的胡笳声。
2. 江城:长江边的城市,这里指的是边境的城市。
3. 朔鴈:从北方飞来的大雁。
4. 横:横行。
5. 云气:云雾之气。
6. 昏昏:昏暗的样子。
7. 旄头:古代用牦牛尾做旗杆顶端的装饰,比喻边疆战争。
8. 烱烱:明亮的样子。
9. 凫毛出:出自《山海经》,形容神仙的出现。
10. 马角生:古代认为马的头上生出角来是吉祥的象征,预示着战争的胜利。
11. 豪杰:指英雄人物。
12. 若为情:如何能不动感情。
去完善
赏析
首联:“边笳凄惨动江城,朔鴈南飞几阵横。”以凄凉的边笳和南飞的雁群开篇,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颔联:“云气昏昏秋万里,旄头烱烱夜三更。”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天空中的云气昏暗,此时正是深夜,远方的旄头星显得特别明亮。
颈联:“向来海上凫毛出,何日关中马角生。”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英雄的期盼,期待英雄的出现来改变这个世界的混乱。
尾联:“天地无情豪杰尽,西风颠倒若为情。”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天地的无奈和对英雄的渴望,同时也传达出在这样一个混乱的世界里,英雄豪杰都已离去,西风独自哀伤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风》是明代诗人彭秋宇的一首描绘秋景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末年,正值朝代更替之际,社会动荡不安。
彭秋宇是明朝的一位学者,他一生勤奋好学,学识渊博,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的施展。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理想的功名。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也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不断,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彭秋宇通过对西风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用“吹彻”来形容西风的力量,用“鲈鱼脍”来象征美好的生活,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