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事
边头无日不秋风,荐食无厌更启戎。
谁拥貔貅专玉帐,不收鹦鹉着金笼。
江曾飞度量丝熟,襄已重围堕甑同。
安得扶持今社稷,重来韩岳数英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边疆地带没有一天不在吹拂着秋天的风,敌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地启动战事。谁能率领英勇的军队掌管军帐?却不让通晓外语的人才被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江山曾在韩世忠与岳飞等英雄手中度过难关,如今已然陷入危境。如何挽救国家的命运呢?唯有重整旗鼓,再邀这些英雄一同共商大计。
去完善
释义
1. 边头:边境地区。
2. 无日不秋风:每天都刮着秋风,这里形容边疆地区的风沙与寒冷。
3. 荐食无厌:不停地侵犯、侵略。
4. 启戎:发动战争。
5. 貔貅:古代的一种神兽,这里代指勇猛的士兵。
6. 玉帐:主帅的军帐,这里表示指挥官。
7. 鹦鹉: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让人说话,操控他人的意思。
8. 金笼:华丽的囚笼,这里指控制他人之意。
9. 江曾飞度量丝熟:化用唐代岑参《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中的“白发郎官几许人,使君来往速如飞”和宋代陆游《秋兴》中的“汉廷急诏贾生起,垂老从军塞垣行”的诗意,表达诗人期望有一位像贾谊一样的人才出来主持边事。
10. 襄已重围堕甑同:暗用了三国时期马谡失守街亭的故事。此处意指国家局势如同堕甑,面临危机。
11. 安得扶持今社稷:暗用春秋时期孔子游列国时,卫国的夫人南子请他帮助稳定国家的情景。
12. 重来韩岳数英雄:借用北宋韩琦、岳飞两位抗击外敌的名将来比喻渴望有才干的杰出人物来挽救国家的危亡。
去完善
赏析
《边事》描绘了边疆的战事与和平的渴望。首联写边疆边境的无常状况,犹如寒风起起落落的战争与冲突。颔联讲述了敌人无休止的侵扰和掠夺。然而,能够带领国家、平定战乱的英豪却未能在朝廷中受到重用,颇有些怀才不遇之意。颈联讲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暗示了现状的困境。尾联则表明诗人的愿望:愿能提拔贤能之士,重整旗鼓,重现往昔韩岳般的英雄气概,让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边事》是明朝诗人彭秋宇所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末年,此时中国正处于明末清初的战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作者彭秋宇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国家的安危有着深深的忧虑。
彭秋宇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对历史、政治等有着深厚的了解。在明朝末年,由于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等原因,导致国家逐渐走向衰败。面对这样的局面,彭秋宇深感痛心,希望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在他的这首《边事》中,彭秋宇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惨烈景象,表达了对士兵们的敬意和对战争的憎恶。同时,他也抒发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希望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重振国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