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襄樊失守

标题包含
襄樊失守
六年援绝困重围,到此无谋更出奇。 慷慨如张虽有愧,孤穷似李亦堪悲。 列城寒月惊鸿散,夷路西风哨马驰。 机速房深谋画处,岂无高着活危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六年的艰苦卓绝,被困重围之中,到了这里已别无他策,只能出奇制胜。尽管慷慨激昂的张骞(张骞出使西域)也无法相比,但孤独的李白也值得同情。月光下的城市在寒风中显得凄凉,夷族的道路西风吹动着战马疾驰。在机关重重的密室里策划作战时,难道就没有更高的智慧来解救危机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襄樊:指古代的襄阳和樊城地区,今湖北省襄阳市一带。 2. 六年援绝:指敌军对襄樊地区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围困,救援无望。 3. 重围:被敌军重重包围。 4. 无谋更出奇:形容在困境中无法制定有效的策略。 5. 慷慨如张虽有愧:指的是历史上的名将张飞,即使像他那样英勇无畏的人在此时也感到惭愧。 6. 孤穷似李亦堪悲:指的是李广,以他的英勇也感到悲伤,这里用来形容局势的严重性。 7. 列城寒月:指周围的城池也感受到了战争的寒冷。 8. 夷路西风:表示战场上的道路西风凛冽。 9. 哨马驰:骑兵巡逻的情况。 10. 机速房深谋画处:战时的指挥部。 11. 高着活危棋:指高级的将领能够从危险中拯救局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襄樊失守的情景和作者的心境。首联描述了襄樊被困重重包围、无法突围的情况,表示此时已没有更好的计策;颔联用历史上的张巡和李愬作比,表达了自己虽有抱负却无法实现的心酸;颈联通过寒月、惊鸿、西风、哨马等景象展现战况的紧张与混乱;尾联则表达了希望有高人能拯救危局的想法。整首诗情感丰富,展现了作者的忧虑、哀伤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襄樊失守》是明朝将领彭秋宇在襄樊之战失利后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368年,正值元朝末期,群雄逐鹿,战乱频发。彭秋宇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将领,曾在襄樊之战中奋勇杀敌,但终因寡不敌众,襄樊失守。在这场战役中,彭秋宇深感朝廷的无能和将领们的自私无能,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深深的忧虑。因此,他在这首诗中以襄樊失守为引子,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争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