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平南扰

标题包含
再平南扰
乾坤重辟八荒春,何事中间有末臣。 南粤一隅先汉地,阳樊数世有周民。 山川惯识旌旗影,道路长愁士马尘。 闻说讨平归奏凯,剩俘女子载珠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新世纪的曙光中,神州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却为何尚有那么些人对国家不忠?南海之地本为我大汉领土,山西之地也曾是我大周的子民所居。而今山河依旧,可总有人心怀不满,制造麻烦。他们可能期望战事的发生,以谋求自己的利益。当听说胜利的消息传来,我心中涌现出无尽的喜悦,也感叹那些无辜的民众和珍贵的物资竟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去完善
释义
《再平南扰》彭秋宇:这是一首描绘平定南方边乱的诗篇。下面是各句的注释: 1. 乾坤重辟八荒春:乾坤,天地;重辟,重新开辟;八荒,指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春,春天,这里象征和平与繁荣。 2. 何事中间有末臣:何事,为什么;中间,指在两者之间;末臣,地位较低的臣子,这里指地方官员。这句意思是:为何在这太平盛世还有地位低微的官员引发动乱? 3. 南粤一隅先汉地:南粤,指南方地区;一隅,一个角落;先汉地,汉朝以前就纳入版图的地区。 4. 阳樊数世有周民:阳樊,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城邑,位于今中国山西省晋城市;数世,几代人;有,拥有;周民,周朝的百姓。这句意思是:阳樊这个地方几代人都还是周朝百姓的遗民。 5. 山川惯识旌旗影:山川,山脉和河流;惯识,熟悉;旌旗,军队的旗帜;影,影像,这里指战争的影响。这句意思是:山河已经习惯了战争带来的影响。 6. 道路长愁士马尘:道路,公路;长愁,长期担忧;士马,士兵和马匹;尘,尘土,这里形容战争的混乱。这句意思是:道路上长期弥漫着战争带来的忧虑和混乱。 7. 闻说讨平归奏凯:闻说,听说;讨平,征伐平定;归,回来;奏凯,向皇帝汇报胜利的消息。这句意思是:听说他们打赢了仗,向皇帝汇报胜利的喜讯。 8. 剩俘女子载珠珍:剩俘,俘虏;女子,女性;载,装载;珠珍,珠宝首饰。这句意思是:只捕获了一些女俘虏,她们身上戴着珠宝首饰。
去完善
赏析
《再平南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和对朝廷平定南方边患的信心。首联“乾坤重辟八荒春,何事中间有末臣”,诗人以宇宙重新开辟、大地回春的意象起笔,暗示国家在复兴时期,却仍有南方边患存在,显示出诗人的担忧。颔联“南粤一隅先汉地,阳樊数世有周民”,诗人以南越之地自古以来便是汉朝的领土,阳樊地区更是自古就是周朝子民居住之地,强调这些地区本应属于祖国版图。颈联“山川惯识旌旗影,道路长愁士马尘”,诗人以山川熟悉军队旗帜的形象比喻,表达出边患之地的环境已经习惯了军队的踪影,同时感叹道路上长久忧虑士兵战马的尘土飞扬,传达出诗人对边疆战争的关切之情。尾联“闻说讨平归奏凯,剩俘女子载珠珍”,诗人听闻朝廷将要出征平定南方边患,希望将士们能够凯旋归来,同时也担忧战争可能导致无辜百姓沦为俘虏,成为被掠夺的对象。整首诗既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又体现出对国家的忠诚与信心,以及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的关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平南扰》是明代诗人彭秋宇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南明永历时期,明朝军队在西南地区抵抗清军的战斗场景。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650年左右。 在那个特殊时期,明清易代,战乱频发,彭秋宇作为一位忠诚的明朝官员,对故国沦丧、山河破碎有着深刻的感触。他曾参加抗清斗争,亲眼目睹了战乱的残酷和人性的挣扎。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也促使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有了更深的思考。 此外,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交织,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突出。彭秋宇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忧国忧民,希望能在诗歌中唤起人们的良知,促使社会走向和谐。因此,他在诗歌中展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百姓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