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其二
西风卷地送凄凉,目断归帆落日黄。
鴈过江天云漠漠,龙游沧海水茫茫。
故人入梦三更月,近事惊心两鬓霜。
试把浊醪浇磊磈,樽中犹带芷兰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风席卷大地带来凄冷氛围,凝望归船和落日的昏黄。大雁飞过天空,云层疏离,如龙畅游在沧海之上,水面浩渺无际。旧友出现在梦境里,伴随三更明月,最近的事情让人震惊,感到头上已染白霜。试着用酒来浇灭内心的块垒,杯中还带着清新的兰花香气。
去完善
释义
1. 西风:秋天的风,通常带有萧瑟、凄凉的意味。
2. 目断:视线所及,形容眺望远方。
3. 归帆:返航的船只。
4. 鴈过:雁群飞过。
5. 江天:江河与天空,这里指广阔的水域。
6. 龙游:龙在水中游动。
7. 沧海:大海。
8. 三更月:半夜的月亮。
9. 近事惊心:指近期发生的令人惊讶的事情。
10. 两鬓霜:头发变白。
11. 浊醪:浊酒。
12. 磊磈:比喻胸中的不平之气。
13.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14. 芷兰:白芷和兰草,古人常以此象征美好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秋兴 其二》彭秋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诗人通过“西风卷地”、“落日黄”等词语,展现了秋天的荒凉和寂静。同时,诗人还以“雁过江天”、“龙游沧海”等意象,表达了孤独的心境和对远方的渴望。
在诗的第二联,诗人运用了“故人入梦”和“近事惊心”的对比,表现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最后,诗人以“试把浊醪浇磊磈”的形象,表达了借酒消愁的情绪。同时,诗人又以“樽中犹带芷兰香”的想象,表达了对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兴·其二》是清代诗人彭秋宇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约公元1662年至1722年),正值清初,社会局势相对稳定,文化逐渐繁荣的时期。
彭秋宇生活在这一时期,他在康熙年间曾出任翰林院庶吉士,后因触怒权贵而被革职。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使得他对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这首词中,彭秋宇以“幽径绝人行”的荒僻景象开篇,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紧接着,他以“落叶满长亭”的景象描绘出人生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传达出对时光流逝、青春难再的哀伤之情。最后,他通过对“雁断云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