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滕王阁
重重楼阁倚江干,岸草汀烟远近间。
春水生时都是水,西山青外别无山。
云归长若真人在,风过犹疑帝子还。
自古舟船城下泊,几人来此望乡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林立的楼台亭阁依傍在江边,河岸上的草地和水面上的雾气远近距离交织。春天涨水后满眼都是江水,西边的青山仿佛没有别的山。天空中的云层飘荡如同神仙降临人间,风吹过时又让人猜测是不是仙子归来。自古以来,许多船只在江边停靠,却有多少人在这地方望着故乡的方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赣江边的一座古代建筑。
2. 倚:靠,依傍。
3. 江干:江边。
4. 岸草汀烟:指岸边的水草和雾气。
5. 春水生时都是水:春天江水上涨时,四周似乎都是水。
6. 西山:指滕王阁附近的西山。
7. 真人在:道教认为仙人居住在高山之上,此处用真人比喻西山。
8. 帝子:天神之女,这里指滕王阁的修建者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滕王李元婴。
9. 舟船城下泊:船只停靠在城市的岸边。
10. 乡关:故乡,家乡。
去完善
赏析
《登滕王阁》徐玑:这是一首描绘滕王阁景色的诗。诗人以“重重楼阁倚江干”开篇,展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象。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述岸边的水草、烟雾和山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想象云山中的仙人、风中犹疑的帝子形象,使得诗歌具有神秘的氛围。最后,诗人以古时的船只、城下的泊船以及几个望乡关的人作为结尾,暗示了人生无常,岁月匆匆的感慨。整首诗借景抒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滕王阁》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滕王阁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文人墨客的雅集盛事。
徐玑生于南宋时期,此时的国家局势较为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并存。徐玑身为一个文人,对于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生活深感忧虑。
在《登滕王阁》这首诗中,徐玑通过对滕王阁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在那个时代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之情。
总的来说,《登滕王阁》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此时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仍然突出。诗人徐玑身处在这个时代,通过登上滕王阁,表达了他对历史、文化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