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望月韵答柳汀
閒愁万种扫难清,漠漠蛮江雨又晴。归国人才辛弃疾,通天心事沈初明。停云八表思朋好,朗月三生发古情。书罢逍遥鸴鸠笑,剧怜愤世有庄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忧愁繁多难以消解,遥远之地阴雨连绵后又转晴。回到家乡的英雄才子辛弃疾,洞察天机的心事向沈初明倾诉。仰望八方的天空思念朋友,明月照亮了古道上的浓情。书写完诗意逍遥,树上的鸟儿欢唱,可怜世上仍有许多像庄子一样的愤世嫉俗之人。

去完善
释义
1. 叠望月韵:这是一种诗的体裁,通过模仿古人作品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2. 丘逢甲:晚清著名诗人、学者。
3. 闲愁万种:指各种各样无法排遣的烦恼或忧愁。
4. 扫难清:难以彻底消除。
5. 漠漠蛮江:这里指的是当时丘逢甲所处的地方——广东潮州。
6. 雨又晴:象征世事无常,生活中既有挫折也有顺利的时候。
7. 辛弃疾: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才学出众,此处借以比喻归国的优秀人才。
8. 通天心事:表现出对家国情怀的关心与思考。
9. 沈初明:明朝时期的文人,擅长描绘山水风光,此处以他作为比喻,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10. 停云八表:引自陶渊明的诗句“停云将何之?四海一何深”,意为面对广阔的世界,心中涌起无尽的情感。
11. 思朋好: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12. 朗月三生发古情:表示在明月之下产生古人般的深情厚谊。
13. 书罢逍遥:表达了诗人在写完之后心情的舒畅。
14. 鸴鸠笑: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表达诗人的豁达心境。
15. 剧怜愤世有庄生:表达了对庄子那种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心态的敬意,同时也感慨自己内心还有愤世嫉俗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叠望月韵答柳汀》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内心的闲愁和壮志。首联“闲愁万种扫难清,漠漠蛮江雨又晴”,以大雨过后的晴天为象征,表现出诗人内心对于纷繁复杂的情绪的一种超脱与豁达。颔联“归国人才辛弃疾,通天心事沈初明”,提到了两位古代文人辛弃疾和沈初明,以此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颈联“停云八表思朋好,朗月三生发古情”,描述了诗人思念远方友人以及感慨古今之事的心情。尾联“书罢逍遥鸴鸠笑,剧怜愤世有庄生”,表达了诗人面对世间纷争的无奈,同时也表明了他渴望能够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的心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叠望月韵答柳汀》是一首创作于清朝末年的古体诗,作者是丘逢甲。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列强侵略、社会动荡的阶段,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丘逢甲作为一个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也深受这个时代的烙印。他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在得知清朝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毅然放弃科举功名,投身于反对侵略、保卫家园的事业。他的诗词作品大多表达了这一时期的民族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这首诗中,丘逢甲以月亮为象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担忧。他以月亮的起伏变化来形容国家的兴衰,以此表达对民族危机的关注。同时,他也借这首诗回应了好友柳汀的诗句,传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共同面对时代困境的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