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探芳信(菊)

标题包含
探芳信(菊)
翠吟悄。似有人黄裳,孤伫埃表。渐老侵芳岁,识君恨不早。料应陶令吟魂在,凝此秋香妙。傲霜姿,尚想前身,倚窗余傲。 回首醉年少。控骏马蓉边,红亸茸帽。淡泊东篱,有谁肯、梦飞到。正襟三诵悠然句,聊遣花微笑。酒休赊,醒眼看花正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蒋捷(约1270-1327),字胜欲,号竹山,元代词人,其生平和确切籍贯尚无确考。据《竹山词》记载,他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院编修等官职。 蒋捷的词作风格多样,既继承了辛弃疾的豪放派传统,也融合了苏轼...查看更多
alexwang2010
去完善

译文
翠鸟低语。像是有人穿着黄色的衣裳,独自站在尘埃之外。时光流逝,年华已老,认识您太晚令我遗憾。我猜想是陶潜的幽魂在此,凝聚了秋天的香气,姿态高傲。虽然历经风霜,仍能感受到过去的岁月,就像那倚窗而立的诗人一般坚韧不屈。 回首当年少年时,我们醉酒骑马,蓉儿头发上垂着的红丝带帽子。那时有谁在淡泊中接近东篱呢?梦中谁能到来。现在我们端正地读那些优雅的诗句,花似乎也在微笑着。我们不再买酒,清醒地看花开也是极好的。
alexwang2010
去完善
释义
翠吟悄:翠鸟的叫声和诗意对仗得非常协调,“翠”象征新鲜的生命力,在这里形象地描绘出菊花的清新之气。 似有人黄裳,孤伫埃表:像有身穿黄色衣裳的人在遥远的天际独自行走,这里是用菊花拟人化,表达出它的孤傲之美。 渐老侵芳岁,识君恨不早:随着时间的推移,菊花的花期也渐渐接近尾声,只恨认识菊花太晚。 料应陶令吟魂在,凝此秋香妙:陶令指的是陶渊明,这里借用他的诗句来形容菊花的香气。 傲霜姿,尚想前身,倚窗余傲:形容菊花不畏严寒的品质,令人想起其之前倚靠窗台的姿态。 回首醉年少:回顾年轻时放荡不羁的日子。 控骏马蓉边,红亸茸帽:描述骑马经过蓉花之畔的场景。 淡泊东篱,有谁肯、梦飞到: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比喻菊花的生活态度,淡泊而幽静。 正襟三诵悠然句,聊遣花微笑:表达出欣赏菊花时的平和心境。 酒休赊,醒眼看花正好:指不要过量饮酒,保持清醒时看到的菊花才是最美的。
alexwang2010
去完善
赏析
《探芳信·菊》是南宋词人蒋捷的一首咏物词,以赏菊为契机,抒发个人情志和感悟人生。“翠吟悄”以翠鸟的悄声鸣唱起兴,引出菊花盛开的美景。“似有人黄裳,孤伫埃表”描绘出菊花的独立特行,它的美如同超凡脱俗的仙子。接下来的词句中,提到菊花的傲霜之姿与陶冶情操的功用,以及寄托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寄望。 在这首词里,蒋捷巧妙地将描述菊花的外在特征与表达人生哲理相结合。通过描述菊花的精神风貌,抒发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从整体来说,这首词语言精炼而富有哲理,充满了深厚的艺术底蕴。
alexwang2010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探芳信(菊)》这首古诗是宋代词人蒋捷创作的。在公元1274年左右,这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在人生中经历了许多变故。南宋末年,由于战乱不断、国家政治腐败,他的家庭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然而,蒋捷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击垮,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用诗词抒发心中的感慨。 在这个时期,整个社会都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一方面,蒙古军队的铁蹄已经踏入了中原地区,使得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南宋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党派之争导致了国家的覆灭。面对这样的时局,蒋捷作为一位文人墨客,深感忧虑和悲痛。 在这样的背景下,蒋捷创作了《探芳信(菊)》这首词。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他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他也通过菊花的不屈不挠精神,寄托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期许。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蒋捷那坚韧不屈的品格和他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alexwang2010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