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游仙峰庵三首 其一
千岩万壑翠萦回,一洗衰翁病眼开。
落日多情留别岭,秋空无地著浮埃。
云闲出岫初无意,松老参天岂愿材。
我是散仙君记取,更鞭鸾凤少徘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山万水翠绿萦绕,犹如一场视觉盛宴让年老体弱的我眼前一亮。夕阳如此深情款款地留恋着山岭,秋天的高空中却几乎没有一丝尘埃。云彩悠闲地在山间飘荡并无任何刻意,而古老的松树茂密得如同要直达天际,但它们并不需要人们的称赞。我就是那逍遥自在的仙人,希望人们能记住我这般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是对我过多的羁绊。
去完善
释义
1. "千岩万壑":形容山峰众多,深谷幽壑相互连接,是作者用来描述仙峰庵周边的自然景色。
2. "翠萦回":“翠”指的是青绿色,“萦回”表示回旋环绕,这里用以描绘山间的树木郁郁葱葱、繁茂苍翠的景象。
3. "一洗衰翁病眼开":诗人通过描写山水风光,使自己的眼睛从疾病中解放出来,心情变得愉快。
4. "落日多情留别岭":表达落日的美好景象,仿佛它也对即将离去的行人恋恋不舍。
5. "秋空无地著浮埃":指秋天的天空明净无尘,没有污浊之物存在。
6. "云闲出岫初无意":意指云朵随意地从山间飘出,并不带有特定目的。
7. "松老参天岂愿材":老松挺拔高耸,却并非世人眼中的栋梁之才,暗含诗人的清高之志。
8. "我是散仙君记取":诗人自喻为一位逍遥自在的仙人,希望友人能记住他的个性。
9. "更鞭鸾凤少徘徊":鸾和凤凰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意为督促神仙们不要过多在人间徘徊逗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仙峰庵时的所见所感,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首联描述了山岩叠嶂、流水潺潺的美景,使诗人疲惫的身心得到了舒缓;颔联通过写落日和秋空,表现了景色的壮丽和宁静;颈联通过对云朵、松树的形象描绘,传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表现出随遇而安的心境;尾联则将自己比作散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勿让时光虚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年间,南宋诗人朱松写下了这首《和人游仙峰庵三首 其一》。他当时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朱松曾任国子监博士、秘书省校书郎等官职,但由于对朝廷腐败和政治黑暗的不满,他在45岁时辞去了公职,回到家乡。
在这段时间里,朱松开始关注民间疾苦,关心国家大事。他的诗歌创作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原先的宫廷诗转向了反映民间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在这首《和人游仙峰庵三首 其一》中,朱松以游仙峰庵为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忧虑。
与此同时,朱松所处的时代正是南宋初期,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金兵南下,侵占了北方大片领土,而南宋朝廷却在忙于内部斗争,政治腐败严重。这种时代背景使得朱松更加忧心忡忡,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唤醒人们的爱国之情,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