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子由渑池怀旧

标题包含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噗噗噗
去完善

译文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鸿雁在雪地里行走,留下的痕迹难以辨认。我们努力前行,但往往无法预料最终的结果。曾经的往事就如同一座破败的寺庙和一面坏壁,里面记载的故事已经模糊不清。回想过去走过的那些曲折道路,如今依然铭记于心,而漫长的人生路途则让我们疲惫不堪,如同被疲惫困扰的小毛驴般沮丧。
噗噗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子由:苏辙,字子由,苏轼的弟弟。 2. 渑(miǎn)池:古县名,在今河南省。 3. 飞鸿踏雪泥:鸿雁踩踏雪地留下的痕迹。比喻人生短暂的痕迹。 4. 老僧已死成新塔:指寺庙中的老和尚已经死去,留下一座新的坟墓。 5. 坏壁无由见旧题:墙壁已经破损,无法看到以前的题诗。 6.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这里指过去的生活艰难。 7. 蹇(jiǎn)驴嘶:跛脚的驴子鸣叫,形容旅途艰辛。
噗噗噗
去完善
赏析
《和子由渑池怀旧》是宋代著名文人苏轼与其弟苏辙共游渑池时,回顾两人早年的困苦经历,表达岁月沧桑的感慨之作。全诗以飞鸿踏雪喻人生历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结尾处借回忆往昔困境,映衬今日兄弟重逢之欣慰,意味悠长。
噗噗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子由渑池怀旧》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年)春,时值苏轼任徐州知州期间。这一年苏轼四十三岁,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他的弟弟苏辙被贬到筠州,两人的仕途都遇到了不小的挫折。然而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苏轼仍然保持了豁达的心态,体现了他一贯的豪放风格。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政权内部党派斗争激烈,新旧党争不断。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谪,但他的弟弟苏辙却因支持变法而受到重用。这对兄弟在政治上产生了分歧,但他们在文学创作上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和交流。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就是他们在这种情况下相互慰藉和鼓励的体现。 在这首诗中,苏轼通过回顾过去的经历,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他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兄弟俩在渑池的往事,既有对时光的感慨,也有对生活的热爱。这种乐观的态度使他在逆境中保持了一颗平常心,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和智慧。
噗噗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