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谁种幽花傍浅清,含红怨绿影亭亭。 云归巫女粧犹润,浴出杨妃困未醒。 好把芳杨临晚岸,莫教飞片逐浮萍。 相看最忆吴船路,万里芙蓉水满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在水边种下这清幽的花朵?它们在淡淡的清流旁绽放着红色和绿色,亭亭玉立,姿态优美。云朵飘过,就像美丽的巫女刚化好妆,容光焕发;花朵如同杨贵妃沐浴后还没有完全苏醒的样子。让我们把这芬芳的花朵靠近水岸,别让花瓣随着浮萍飘散。看着眼前的美景,最让人想起江南水乡的小径,那里的芙蓉花开满水面,美丽无比。
去完善
释义
1. "谁种幽花傍浅清":浅清,指水面清澈。这句意为是谁在水边种植了这种清幽的花朵。 2. "含红怨绿影亭亭":红,指荷花花瓣;绿,指荷叶。亭亭,形容荷花的形象美好。这句描绘了荷花和荷叶的形象。 3. "云归巫女粧犹润":云归,指雨过天晴。巫女粧,形容荷花如同巫女的妆容般湿润美丽。 4. "浴出杨妃困未醒":浴出,指荷花在雨后露出的姿态。杨妃,指杨贵妃。这句描绘了雨后的荷花犹如刚沐浴出来的杨贵妃尚未苏醒的娇态。 5. "好把芳杨临晚岸":芳杨,指荷花的香气;晚岸,指傍晚的岸边。这句意思是应该在傍晚时分去欣赏荷花的香气。 6. "莫教飞片逐浮萍":飞片,指飘落的荷叶;浮萍,一种水生植物。这句是说不要让凋落的荷叶随着浮萍飘走。 7. "相看最忆吴船路":吴船路,指通往江南水乡的路。这句意思是想起曾经一起欣赏荷花的江南之行。 8. "万里芙蓉水满泾":芙蓉,即荷花;水满泾,指水流充盈。这句描绘了江南水乡荷花盛开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咏莲花,以优雅、委婉的笔触描绘了荷花的美好与纯洁。在首句中,诗人就通过“谁种幽花傍浅清”设问,引领读者进入荷花的世界。接下来,诗人又以“含红怨绿影亭亭”形象地描述了荷花的姿色和情态,使人们仿佛能看到荷花优美的身姿和富有生气的色彩。接着,诗人分别通过“云归巫女粧犹润”和“浴出杨妃困未醒”两个典故来赞美荷花的美丽与纯洁。在后半部分,诗人告诫人们要珍惜荷花的美景,并对美好的景象寄予无尽的思念之情。总体来看,整首诗将写物与抒情融为一体,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荷花图景,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莲》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衍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之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 杜衍(970年-1034年),字世昌,宋太宗淳化年间进士,历任官职,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官员。他在《莲》这首诗歌颂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以表达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纯洁的信仰。 在诗中,杜衍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莲花图景:“池上轻舟水面花,露华初润紫泥沙。”这两句诗表现了他对自然美和生态平衡的关注。接下来,他通过对比表达出对莲花品质的赞美:“数枝分绿映溪光,争似莲峰顷刻开。”这表明莲花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保持高洁的品质。 综上所述,《莲》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概括为北宋时期的繁荣与发展、杜衍本人的生平以及他对莲花品质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