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光禄两张卿退居
七十引年遵礼经,君家何事最为荣。
清朝叔姪同辞禄,归去田园尽列卿。
远近溪山资胜赏,往还舟楫称闲行。
谁知东路贤哉叹,二阮方能继此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七旬古稀时遵守礼仪原则,在你们家族中哪件事最令人荣耀?
清初叔叔侄子一同辞去官职,回归田园成为尊贵的士绅。
周围山水美不胜收,来回的船只在闲逛中游荡。
谁知道东南方向的贤人们叹息道,只有阮咸和他的侄子才能继承这种声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钱光禄两张卿:指钱光禄与张卿二人,在宋朝任光禄大夫职,后被免官回乡。
2. 七十引年:古代官员七十岁退休的制度,称作“引年”。
3. 礼经:儒家经典之一,包含各种礼仪规范。这里代指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
4. 清朝:北宋时期的一个历史时期,又称“皇朝”,此诗即作于此时。
5. 叔姪:这里指的是钱光禄和张卿之间的关系,叔侄表示家族间的亲密联系。
6. 列卿:原指汉代诸卿,泛指高级官员。这里形容钱光禄和张卿的身份地位。
7. 溪山:溪水与山脉,此处是描绘田园风光的代表词语。
8. 舟楫:船桨,这里代指船只。
9. 闲行:轻松自在的游历活动。
10. 贤哉:用以赞美人的品德才智。
11. 二阮:指阮籍、阮咸两兄弟,他们都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人和音乐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两位主人公——钱光禄和两张卿的退休生活。诗人以七十之龄援引礼经,表达了他们遵循礼仪、安享晚年的高尚情操。其中,“清朝叔姪同辞禄”描述了他们双双辞去官职的情景,体现了他们的共同抉择;而“归去田园尽列卿”则描绘了他们返回乡村后,犹如列卿般备受尊敬的生活场景。
此外,诗人通过描绘沿途的风景,如“远近溪山资胜赏”和“往还舟楫称闲行”,展示了他们归隐田园后的悠闲时光。这种在诗中展示风景的手法,既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又为主人公营造了宁静致远的氛围。
最后,诗人提到了东路的贤者,将二人的形象与东汉时期的阮瑀、阮籍叔侄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他们品行的高度赞誉。这种借古喻今的手法,不仅突显了两位主人公的高尚品质,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钱光禄两张卿退居》是北宋诗人杜衍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前后,正值宋初时期。这个时期,北宋王朝刚刚建立,社会局势相对稳定,士人阶层开始关注个人生活和精神追求,隐逸之风盛行。
在创作这首诗时,杜衍已经是一位年长的文人士大夫,他在政治上颇有建树,曾任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然而,由于当时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儒家士人的政治观念,杜衍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田园生活。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雅士纷纷效仿杜衍,选择退居田园,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风气在当时的文坛上非常流行,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陆游、辛弃疾等都曾以隐逸为主题进行创作。杜衍的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和社会现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