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
芙蓉照水弄娇斜,白白红红各一家。
近日新花出新巧,一枝能著两般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荷花在水面上摇曳生姿,各自展现不同的美。近期出现了新颖独特的品种,一朵花却能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
去完善
释义
1. 杜衍:字世昌,北宋著名政治家、文人。以翰林学士身份参预国家机密,又升任副宰相(参知政事)。
2. 芙蓉:古代对荷花的别称。
3. 娇斜:形容荷花的娇柔姿态。
4. 白白红红:指荷花的白色与红色两种颜色。
5. 一枝能著两般花:意思是同一枝荷花上开着红白两种颜色的花朵。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描绘荷花的诗作,作者杜衍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描绘出荷花的独特风貌。首句“芙蓉照水弄娇斜”,通过“照水”和“弄娇”两个动词,展现出荷花在水中的倒影以及荷花的娇柔之美。接下来的“白白红红各一家”,运用对比鲜明的白色和红色,呈现出荷花不同品种的丰富多样性。而在第三句“近日新花出新巧”中,则传达出荷花种类繁多且不断创新的景象。最后一句“一枝能著两般花”,更是生动地描绘出一枝荷茎上盛开着红白两种荷花的奇观,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与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荷花》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杜衍在庆元二年(1196年)创作的。这一年,杜衍已年逾古稀,他目睹了朝廷内部的纷争和国家的衰败,心中充满了忧虑。在这首诗中,杜衍通过对荷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杜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受到排挤和陷害。在南宋初期,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杜衍深知百姓的苦难,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
在创作《荷花》这首诗时,杜衍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虽然远离庙堂,但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他通过赞美荷花的美丽和高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国家振兴的期盼。这首诗既反映了杜衍个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也体现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