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俞诗名闻固久矣加有好事者时传新什至此每一讽诵益使人忻慕故书五十六字以记
李杜诗垂不朽名,君能刻意继芳馨。
清才绰绰臻神妙,逸韵飘飘入杳冥。
动与四方明得失,时教万物被丹青。
斯文期主宜推毂,无使沉吟向外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李杜:这里指唐朝诗人李白和杜甫。
2. 不朽名:不可磨灭的名声。
3. 君:您,此处指圣俞。
4. 刻意:刻意学习,用心去做。
5. 芳馨:香气,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声誉。
6. 清才:才情清雅。
7. 绰绰:形容才艺出众。
8. 臻神妙:达到神奇的境界。
9. 逸韵:飘逸的韵味。
10. 飘飘:形容高远的样子。
11. 杳冥:幽深微妙的境地。
12. 动与四方:关注四方之事。
13. 明得失:了解正确与错误的地方。
14. 时教:适时教育。
15. 万物被丹青:用绘画来形容万物皆有其美好之处。
16. 斯文:文章,此处指诗歌。
17. 期主:期望成为主导的人。
18. 宜推毂:应该受到推荐。
19. 无使:不要让。
20. 沉吟:犹豫不决。
21. 外庭:朝堂之外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杜衍称赞他的朋友欧阳修(号“圣俞”)的诗才而作的。他通过赞美欧阳修的诗歌成就,表达了对其才情的敬佩和对他们之间深厚友谊的珍视。首先,他提及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的不朽之名,然后将欧阳修与他们相提并论,强调其诗歌成就的高超。接着,杜衍描述了欧阳修作品的艺术特点:清才、逸韵,即他的作品具有清雅之才且逸兴脱俗,达到了神妙之境。同时,欧阳修的作品往往具有现实关怀,能洞察社会世事的真相,动与四方,明得失。在描绘欧阳修诗才的同时,也表露了自己对他的钦佩之情。最后,杜衍表达了他希望欧阳修的作品能够广为传播,受到世人重视的愿望,强调欧阳修应该得到应有的文学地位。整首诗通过对欧阳修诗歌成就的赞美,传达出两人深厚的友情和彼此的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圣俞诗名闻固久矣加有好事者时传新什至此每一讽诵益使人忻慕故书五十六字以记》,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杜衍所作。诗人从内心感到愉悦和羡慕,表明他对于欧阳修的诗歌成就以及他的新作品的期待。
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127年的北宋时期。在这个阶段,科举考试逐渐发展,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代表(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生活并发挥创作力的高峰期。
在这期间,杜衍作为北宋的名臣,在官场有着丰富多彩的经历。他在文学上也有出色的贡献,尤其在诗作方面。他的作品多为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之作,颇受后世赞赏。他与欧阳修有深厚的友谊,这也是他为何对欧阳修的新作品充满期待的原因。
此时北宋的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为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此背景下,杜衍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