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感咏
无似老且病,惟恐归田迟。
一旦得引年,九天还听卑。
尚沾二品禄,俾尽百年期。
恩深沦骨髓,感极横涕洟。
始营菟裘地,来向濉水湄。
城隅最穷僻,匠者宁求奇。
卜筑悉由己,轩牖亦随宜。
外以蔽风雨,内以安妻儿。
燕雀莫群噪,鹪鹩才一枝。
因念古圣贤,名为千古垂。
何尝广居室,俭为后人师。
亚圣乐箪食,寝丘无立锥。
文终防势夺,去病耻家为。
文园四壁立,郑公小殿移。
伊余具员者,适会承平时。
无术毗万务,无才抚四夷。
为郡亦龊龊,劳心徒孜孜。
保身已天幸,拊己宜自知。
开卷颜间厚,复惧来者嗤。
朂哉知止足,清白犹可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没有年纪大和病痛的顾虑,只担心告老回乡太迟。
有朝一日能得到引退的机会,在九天之上还能听到谦卑之声。
仍然领取二品官职的俸禄,让寿命达到百年之期。
恩情深入骨髓,感激到热泪盈眶。
开始在濉水边选择养老的地方。
城郊最为贫穷偏僻,匠人也不会要求稀奇古怪的设计。
房屋构建全凭自己决定,门窗也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外观用来遮挡风雨,内部用来安顿妻子儿女。
燕雀不要群起喧哗,鹪鹩不过占据一根树枝。
想到古代圣贤,名声流传千古。
他们并没有广建居宅,却成为俭朴的楷模。
亚圣喜欢粗茶淡饭,寝丘却没有立锥之地。
文终为了防备不测而拆除房舍,去病把家业视为耻辱。
文园的房屋四面直立,郑公的小殿空间狭小。
我是具足员额的人,恰好遇上太平时期。
我没有能力辅助国家大事,也没有才华安抚四方蛮夷。
做地方官也是小心翼翼,操心费力。
保全自己的性命已是天赐幸运,抚慰自己是应该自我认知的。
翻开书籍时脸色凝重,又怕后人嘲笑。
要警戒的是知道满足,保持清白还可追求。
去完善
释义
1. "无似":与“无法相似”同义,形容自己的处境非常糟糕。
2. "老且病":年纪大并且疾病缠身。
3. "唯恐":担心,害怕。
4. "归田":指辞官回乡。
5. "引年":指官员告老退休。
6. "九天":这里指皇宫。
7. "听卑":意指臣子听取皇帝的命令。
8. "尚沾":尚能享受到。
9. "二品禄":宋代的文官分为九品,二品是比较高的级别,享有丰厚的俸禄。
10. "俾尽":使……尽其用。
11. "百年期":指寿终正寝。
12. "恩深":皇帝的恩情深厚。
13. "感极":感受极深。
14. "横涕洟":涕洟:眼泪和鼻涕;横:充满。泪水与鼻涕流满全身。形容悲痛至极。
15. "菟裘":古代指供养老人的地方。
16. "城隅":城市一角,这里指新家所在的地方。
17. "匠者":匠人,建筑工人。
18. "宁求奇":不求奇异。
19. "卜筑":选择地址营造住宅。
20. "轩牖":门窗。
21. "燕雀":泛指一般的鸟类。
22. "莫群噪":不要成群结队地喧闹。
23. "鹪鹩":一种鸟,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家。
24. "因念":想到。
25. "古圣贤":古代有德有才的人。
26. "名为千古垂":名传千古。
27. "何尝":不曾,从未。
28. "广居室":广大的房屋。
29. "俭为后人师":节俭成为后人的榜样。
30. "亚圣":孔子曾将颜渊视为自己的继承者,称作“亚圣”。这里指颜渊。
31. "乐箪食":乐于过着简朴的生活。
32. "寝丘":一个地名,这里指颜渊的住处。
33. "无立锥":形容住得非常简陋。
34. "文终":西汉时期刘向的字,他曾著《列女传》等书。
35. "防势夺":防止权力和地位被夺走。
36. "去病":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名字。
37. "耻家为":以家有产业为羞耻。
38. "文园":指司马相如的居所。
39. "四壁立":形容家里一无所有。
40. "郑公":东汉名臣郑玄。
41. "小殿移":将住所从豪华的宫殿搬到简朴的民居。
42. "具员者":指有职位的人。
43. "适会":恰好遇到。
44. "承平":太平盛世。
45. "无术":没有办法。
46. "毗万务":帮助处理各种事务。
47. "无才":没有才能。
48. "抚四夷":安抚四方的外族。
49. "为郡":担任郡守。
50. "龊龊":谨小慎微的样子。
51. "劳心":费心费力。
52. "徒孜孜":白白忙碌。
53. "保身":保住自己的地位。
54. "天幸":天赐的幸运。
55. "拊己":自己安慰自己。
56. "颜间厚":脸上露出的厚道之色。
57. "来者":后来的人。
58. "嗤":嘲笑。
59. "朂哉":警告啊。
60. "知止足":知道适可而止,满足于现状。
61. "清白":廉洁奉公,品德高尚。
62. "犹可追":还可以追求。
去完善
赏析
《新居感咏》是杜衍晚年赋闲期间迁居时所作。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在田园生活中寻求安居的心境和对古代圣贤简朴生活的敬意。
诗的开头,诗人自述年老多病,唯恐不能及时归隐田园。一旦得到批准,便能实现回归自然的愿望。尽管自己已是二品官,但诗人仍愿意在此位置上度过余生。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随后,诗人描述了他在濉水边建造新居的过程。这里的建筑不求奇特,一切都是为了实用和舒适。他告诫燕雀不要吵闹,因为鹪鹩只需要一个树枝就能安家。这里,诗人表达了简朴生活的理想。
紧接着,诗人回顾了古代圣贤如孔子、孟子等人的事迹,他们虽然声名显赫,但生活简朴。这使诗人更加坚定了节俭生活的信念。他提到孔子乐于过箪食瓢饮的生活,庄子即使家中贫困也不改其乐。这表明,即使在物质生活贫乏的条件下,人们也能保持高尚的精神风貌。
诗人接着谈到自己在任上的表现,虽不能为国家大事贡献力量,但也尽职尽责。如今退居田园,更应珍惜时光,好好保重身体。同时,他提醒自己要时刻自省,以免被后人讥笑。
最后,诗人以“知止足”告诫自己,要知足常怀,追求清白廉洁的品质。这是他对晚年的期许,也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居感咏》是北宋诗人杜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98年至1040年之间,此时正值北宋中期,国家相对繁荣稳定。
杜衍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名臣,他在政治上颇有建树,曾任宰相一职。然而,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经历了宦海沉浮,曾因为得罪权臣而被贬谪。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世事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慨。
在这个时期,北宋的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城市人口逐渐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杜衍的新居正是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新居环境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新居感咏》的创作背景是北宋中期,作者杜衍在此时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同时也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和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些都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