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除夜书怀
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
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
筯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
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鹦鹉洲边夜晚停泊着船只,此刻的身影显得如此孤单。
战火过后难以回到家乡,漫天风雪无人诉说。
拨动冰冷的炉灰书写内心的烦闷,枕头陪衬着寒冷的床铺带着忧愁入眠。
自责自己一贫如洗无所作为,明天的春风将会带来新的一年。
去完善
释义
1. 鄂渚:古地名,即今湖北武汉一带。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2. 鹦鹉洲: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长江中,传说因东汉末年祢衡在此作《鹦鹉赋》而得名。
3. 夜泊船:夜晚停泊在江边的船只。
4. 形影:形单影只,形容孤独的样子。
5. 凄然:悲伤的样子。
6. 故国:指诗人故乡,此处指唐朝首都长安。
7. 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引申为战争。
8. 欲告何人:想要告诉谁呢。
9. 雨雪天:下雪的天气。
10. 筯拨冷灰:用筷子扒拉冷灰,表示无聊时打发时间的方式。
11. 闷字:抒发郁闷心情的文字。
12. 枕陪寒席:在寒冷的床上陪伴枕头入睡。
13. 带愁眠:带着忧愁入睡。
14. 落魄:失意潦倒的样子。
15. 无成事:没有做成什么事情。
16. 明日春风:明天又是新的一年,喻意时间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悲凉的意境展现出作者孤寂的心境。首句“鹦鹉洲头夜泊船”描述了诗人在长江边的孤独场景,通过“夜泊船”的描绘传达出夜深人静时的哀思。接下来的诗句“此时形影共凄然”更突出了这种情绪,表达了诗人与自己的影子共同感受这份孤寂的心情。
接下来的诗句,“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困境,使人无法回归故乡,也无法向他人诉说内心的苦痛。在寒冷的夜晚,诗人只好“筯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独自排解内心的苦闷,借助于文字来倾诉内心的情感。
末句“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是诗人的自嘲,感叹自己一生无所成就,尽管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但心中的苦痛却无法随之消散。整首诗以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悲凉的意境,表现出一种难以言状的哀愁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鄂渚除夜书怀》是唐代诗人来鹄于晚唐时期创作的抒怀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除夕之夜身处异乡的孤独之情,以及对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不满。
在晚唐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族矛盾激化,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在这个背景下,来鹄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知识分子,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百姓的苦难,内心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这种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人生的际遇方面,来鹄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失望。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始终坚守着文人学士的操守和责任。在这首诗中,他以深沉的情感和真挚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除夕之夜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