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思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蟋蟀的声音尖锐如同针刺,夜深时刺痛了旅行人的心。
在月光下独自低语,惊醒了的孩子们和栖息的鸟儿。

去完善
释义
1. 贾岛:唐朝著名诗人,以苦吟著称。
2. 促织:蟋蟀的别称。
3. 尖尖:形容声音尖锐。
4. 似针:像针一样尖锐。
5. 更深:指夜深。
6. 刺:刺激,这里指触动。
7. 旅人:离家在外的人。
8. 独言独语:独自说话。
9. 眠童:睡着的孩子。
10. 宿禽:栖息的鸟类。

去完善
赏析
《客思》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一个离家在外的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被蟋蟀的叫声深深刺痛的心灵。
首句“促织声尖尖似针”,以蟋蟀的叫声来比喻人们心中的思念之情。这种声音尖锐而刺耳,就像一根针一样扎入旅人的心中。这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次句“更深刺著旅人心”,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度。诗人用“更深”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夜越来越深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这个时候,心灵深处的孤独和寂寞。
接下来的两句“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在这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月光下独自低语,他的声音惊醒了正在睡觉的孩子和栖息的鸟儿。这表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已经达到了极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贾岛的《客思》这首古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此时他已是晚年的诗人。在他的一生中,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以至于一生贫苦、官职卑微。他曾一度因诽谤时政而被贬谪为遂州长江县主簿,后在宣宗年间任普州司仓参军,地位仍然低下。这首诗中的"客思"即表达了他在外游历,寄人篱下的离愁和思念之情。
这一时期正值唐朝晚期,政治腐朽、宦官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日益严重,使得朝政日益衰败。虽然唐宣宗在位的时期被后人称为"大中年间"的小康局面,但这只是表面繁荣,实际上民间疾苦仍在持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贾岛的诗歌创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感情,表达了对故乡、故国的深切眷恋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