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妾薄命
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
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里绿意盎然的长门宫已经关闭,苔藓在长长的巷子里显得幽静。皇帝的宠爱已被新人夺得,但旧日的恩情仍在心中。惊醒的美梦传来鸟儿的悲鸣,飘零的花瓣加重了孤独的情绪。只能自叹春天的美好已经过去,而秋天的团扇又将重新挂起。

去完善
释义
草绿长门掩:草色青青的长门宫已无人居住;
苔青永巷幽:青苔遍布的永巷显得幽静;
宠移新爱夺:失宠后被新人所替代;
泪落故情留:留下的是过去的深情;
啼鸟惊残梦:惊醒梦中人;
飞花搅独愁:飞舞的花朵让人独自忧愁;
自怜春色罢:可惜春光已逝;
团扇复迎秋:团扇在秋天已无用武之地。

去完善
赏析
《赋得妾薄命》是唐代诗人杜审言的一首抒写古代女子不幸命运的五言诗。首联“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以景开篇,勾勒出凄清落寞的环境氛围,衬托出主人公的孤寂心境。颔联“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描绘了主人公失去宠爱、悲伤难掩的情境,表现了她在情感上的无奈与执着。颈联“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通过对鸟语、落花等自然景象的描述,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孤独无助的心态。尾联“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则以夏去秋来、团扇易色为象征,传达出主人公青春不再、时光流逝的感慨,使全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得妾薄命》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杜审言的一首描绘女性命运不幸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初唐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675年左右。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对女性的审美观也更加多元化,女性地位有所提高。然而,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依然存在,女子婚姻和家庭的幸福与否往往受制于男方家族和社会地位。因此,很多女性在嫁入豪门或者权势家族后,成为了牺牲品,沦为了男性权贵的附属品,失去了自由和幸福。
在诗歌中,杜审言通过对一位女子的悲惨命运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女性的悲惨境遇。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在这首诗中,杜审言以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文字,表达了他对女性的关爱和尊重,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