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操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发誓我的心如同那深邃古老的井水,永远不会泛起波澜,永远保持清冷与宁静。

去完善
释义
古井水:比喻内心平静如止水,不会因外界干扰而波动。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梧桐、鸳鸯开篇,借自然现象映射人类情感,奠定了忠贞不渝的主题基调。第二句直接点明“贞女”的行为准则,将女子的节操推向极致,表现了一种决绝的道德追求。结尾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主题,用“古井水”这一意象形容女子内心的沉静与坚定,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不可动摇的力量。整首诗语言简练却饱含深情,既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又折射出封建礼教对女性精神世界的束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烈女操》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在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所作的一首咏史诗。此时孟郊已经五十一岁,他经历过多次科举失败,人生充满了坎坷和艰辛。然而,尽管生活艰难,孟郊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文学创作。
在那个时期,唐朝社会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社会动荡不安。朝廷内部党派斗争激烈,政治腐朽,民生疾苦。然而,文人墨客们依然怀揣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
在这样的背景下,孟郊创作了这首《烈女操》,以古代烈女的贞洁操守为题材,表达了对正直、勇敢、忠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首古诗深刻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的政治风貌和人文精神,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