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德
酒是古明镜,辗开小人心。醉见异举止,醉闻异声音。
酒功如此多,酒屈亦以深。罪人免罪酒,如此可为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酒如明亮的古镜,照亮了人们内心的真实世界。喝醉之后,人们的行为和言语会表现出与平常不同的一面。酒的魔力真是强大,它能揭示出人们内心深处的东西。
酒不仅可以让人暂时忘记烦恼,还能使人发现真实的自己。罪恶之人也会在酒精的作用下变得宽容,所以说喝酒也是一种提醒我们的方式。

去完善
释义
《酒德》孟郊:这首诗通过描绘饮酒的行为和效果,表达了作者对酒德的见解。
1. 酒是古明镜:意指酒能够像镜子一样反映出人的真实面目。
2. 辗开小人心:饮酒后,人们往往无法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行为,展现出平时不易察觉的一面。
3. 异举止:指人们在饮酒后的行为与平时不同。
4. 异声音:指人们在饮酒后的言语与平时不同。
5. 酒功如此多:形容酒的功用非常多,既能让人们暂时忘却烦恼,又能揭示人们的真实面貌。
6. 酒屈亦以深:指人们在饮酒过量时,可能会表现出不端的行为或言辞。
7. 罪人免罪酒:通过饮酒可以让人们暂时忘记烦恼,因此对于犯了错误的人来说,饮酒可以起到减轻负罪感的作用。
8. 如此可为箴:告诫人们在饮酒时要保持适度,避免过度饮酒导致的不良后果。

去完善
赏析
《酒德》这首诗歌表达了孟郊对于酒的独特见解。诗中以“古明镜”喻指酒,意指酒能照出人的真实面目。通过描述饮酒后的异常举止和听觉感受,突显了酒的作用和影响。诗人认为,酒的作用既可以是正,也可以为邪,因此告诫人们要适度饮酒,以免酒成为罪恶之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酒德》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孟郊之手,创作于公元809年前后。当时唐朝已经步入了衰落时期,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诗人在此时依然关注国家命运和民间疾苦,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孟郊一生坎坷,科举多次落第,直到50岁才考中进士。他一生清贫,却坚持自己的理想,敢于直言不讳地批评时弊。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酒德》中得到充分体现。诗中写道:“酒德自古以来就有,何必说我是狂人。世俗之人看不透,认为我是醉鬼疯癫。”体现了诗人对世人的无奈和对自身信仰的坚守。
同时,唐朝末年,由于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朝政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郊的诗歌也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他以酒为题,借酒抒怀,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