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石
不为幽岸隐,古色涵空出。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傍临玉光润,时泻苔花密。往往惊游鳞,尚疑垂钓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受深潭之隐秘,古老的韵味在空间中回荡。愿以清澈的水流,照鉴这坚定的品质。旁边有如玉般的光芒润泽,时时流淌着密集的苔花。时常使游鱼吃惊,仿佛回到了钓鱼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幽岸:幽静的水边。
2. 涵空:含有天空的意思。
3. 清泚流:清澈的泉水。
4. 鉴:观察,反映。
5. 坚贞质:坚定的品质。
6. 玉光润:形容水面反射的光芒。
7. 苔花密:指水中苔藓浓密。
8. 游鳞:在水中游动的鱼。
9. 垂钓日:钓鱼的日子。
去完善
赏析
《枕流石》是唐朝诗人费冠卿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枕流石的描绘,表达出诗人的理想品质和人生态度。诗中“不为幽岸隐,古色涵空出”一句,展现出枕流石那悠久的历史和古朴的韵味;而“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则表现了诗人愿以清流为鉴,坚守节操的品质。接下来的“傍临玉光润,时泻苔花密”两句,通过枕流石的周边环境和细节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最后,“往往惊游鳞,尚疑垂钓日”两句则以游鳞和垂钓者为例,形象地展示了枕流石周围的生活景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枕流石》是唐代诗人费冠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840年至859年之间,也就是唐宣宗在位时期。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在这个时期,费冠卿的人生际遇也非常坎坷。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跻身官场。他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学问、抒发情怀。然而,随着时局的动荡,他的生活也变得更加艰辛。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这样一个时代。诗人通过对枕流石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岁月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