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范中丞见
花宫柳陌正从行,紫袂金鞍问姓名。战国方须礼干木,
直为云泥相去远,一言知己杀身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繁花似锦的街道上漫步前行,遇到了一位穿着紫色衣服、骑着金色马鞍的人,于是询问他的名字。战国时期,人们还需向贤能之人请教礼仪,而现在的人们却相隔甚远,好像云和泥一般。一旦有人能够理解我,我便愿意为他献出自己的生命。
去完善
释义
1. "花宫柳陌":指繁华热闹的街区或娱乐场所。在这里,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繁华街市中与范中丞相遇的情景。
2. "紫袂金鞍":形容华丽的服饰,表示范中丞身份的尊贵。袂,衣袖;金鞍,华贵的马鞍。
3. "战国方须礼干木":这里引用战国时期的故事,意指国家正处于纷争时期,需要像干木那样有才能的人来辅佐治理。
4. "云泥":比喻差距极大的事物或境界,这里的意思是诗人和范中丞之间地位、才干的巨大差异。
5. "一言知己杀身轻":这是一句成语,意为只要得到知己的信任和支持,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有识之士在花街柳巷巧遇高人范中丞的情景,以及对范中丞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首句“花宫柳陌正从行”,勾勒出一幅繁华的城市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并不高贵。接下来两句“紫袂金鞍问姓名”和“战国方须礼干木”,描述了诗人与范中丞相遇的情景以及他们对战国时期贤才的尊敬。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范中丞身份的质疑,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待贤者的诚意和敬重。随后四句“直为云泥相去远,一言知己杀身轻。”,借用了庄子的“云泥之喻”,表达了诗人和范中丞之间的地位差距如同云泥之别,但在对方眼中,他依然能被视如知己。这两句表露了诗人对范中丞人品的高度认可和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范中丞见》是唐代诗人费冠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时期,具体年份未详。在这一时期,诗歌艺术达到了高峰,许多著名诗人都活跃在这个时代,如杜甫、李白等。
费冠卿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人生的一些波折。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他游历名山大川,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创作了许多反映其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诗歌。这首《酬范中丞见》就是他在与友人范中丞交流过程中创作的。
在唐朝这个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繁荣。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唐朝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如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这些现象使得一些正直的知识分子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忧虑和不平之感。费冠卿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既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