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秋夜感怀)
无叶著秋声。凉鬓堪惊。满城明月半窗横。惟有老人心似醉,未晓偏醒。
起舞故无成。此恨难平。正襟危坐二三更。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无叶把秋天的声音写得很传神。凉爽的白发让人惊叹不已。城中的月光洒满窗户。只有老人的心境像醉了酒一样,容易在半夜醒来。跳舞也无法消除内心的烦恼。只能端正地坐着熬到深夜。除了故人曹操,还有谁能与我一争高下呢?

去完善
释义
1. 浪淘沙:词牌名。
2. 刘辰翁:南宋末年词人。
3. 无叶著秋声:指秋天的夜晚寂静无声。
4. 凉鬓堪惊:指头上的白发令人惊心。
5. 满城明月半窗横:形容月光洒满整个城市,透过窗户映入室内。
6. 老人心似醉:形容老年人心境如同微醺。
7. 未晓偏醒:指在清晨前早醒。
8. 起舞故无成:形容壮志难酬的遗憾。
9. 此恨难平:指心中的遗憾无法平息。
10. 正襟危坐二三更:形容在夜深人静时依然保持严肃谨慎的姿态。
11. 除却故人曹孟德:这里指的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曹操。刘辰翁以曹操自比,表现出他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渴求。
12. 更与谁争:表示没有人能与自己竞争。

去完善
赏析
《浪淘沙(秋夜感怀)》刘辰翁赏析:
此诗以“无叶著秋声”起句,营造出一派苍凉的气氛。接着诗人描述自己年事已高,但仍为世事所扰,无法安眠。他渴望起舞建功,却又深感无力。此时的心情正如曹孟德在《观沧海》中所描绘的那样,壮志满怀,却又无奈现实。整首词充满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现出一种深沉而激昂的个性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浪淘沙(秋夜感怀)》是南宋词人刘辰翁在南宋末年所作。当时正值金兵南下,局势岌岌可危之际,作者忧国忧民之情难以抑制。此词为秋夜有感而作,反映出词人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感悟。
刘辰翁生活在南宋末年的乱世,身为一名文人,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此时,金兵已南侵至长江一带,朝廷却仍醉生梦死,不思抵抗。在这样的背景下,刘辰翁借《浪淘沙(秋夜感怀)》表达了他的悲愤、忧虑以及对国家民族的担忧。
在词中,刘辰翁以秋夜景色为背景,通过对风、月、落叶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寥的氛围。同时,他以“旧江山”和“新亭渚”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