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病后

标题包含
病后
渐嬾说功名,修真喜道经。 凄凉秋听雨,空阔夜观星。 有病色先见,无心梦最灵。 阶前风叶响,还又感飘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逐渐厌倦谈论功名利禄,专心致志修炼求真热爱道家经文。 感受凄凉之至,我在秋天的细雨中倾听雨滴声;广阔无垠的夜晚,我欣赏满天繁星。 身体抱恙时面色最先显现出来,无心睡眠时的梦境最为真实灵动。 台阶前的风声和树叶摇曳的声音交相辉映,让我再次感叹生命的飘零无常。
去完善
释义
1. 渐嬾说功名:嬾,指懒惰。此句意为逐渐变得不太谈论功名利禄。 2. 修真喜道经:修真,修炼心性以达到真理的境地;道经,道家经典书籍。此句表示作者喜欢阅读道家经书来修炼内心。 3. 凄凉秋听雨:此句描绘了秋天在雨中感受到的悲伤与寂寥。 4. 空阔夜观星:空阔,指广阔的天空;观星,观察星星。此句描述了作者在夜晚观察星空的景象。 5. 有病色先见:此句表达了作者在身体状况不佳时,面色也会随之显现出来。 6. 无心梦最灵:此句意指当心灵处于无欲无求的状态时,梦境往往最为真切。 7. 阶前风叶响:此句描述了台阶前的树叶在风中摇曳的声音。 8. 还又感飘零:此句传达了作者对树叶随风飘落之景的感慨。
去完善
赏析
郑起的这首《病后》,抒发了作者病后对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的变化。开篇两句“渐嬾说功名,修真喜道经”,表达了作者在病后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修道养生的向往。接下来的“凄凉秋听雨,空阔夜观星”,通过描绘秋雨、星空等自然景象,渲染了病后心境的萧瑟与孤独。紧接着“有病色先见,无心梦最灵”,既揭示了自己的病容,也表现了对世俗纷扰的无暇关心,从而强调了梦境的清醒和真实。最后以“阶前风叶响,还又感飘零”收束,暗示尽管病后的心态有所改变,但仍难以逃脱命运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表达出作者病后对生活的深刻领悟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病后》是唐代诗人郑起所作,创作于贞观年间(627-649年)。郑起生活在唐朝初期,这是一个国家逐渐从动荡走向稳定的时期。在这首诗中,郑起表达了他对病后身体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在这段时间里,郑起的职业生涯经历了许多波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辞职回家养病。在病后康复的过程中,他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这也成为了他创作这首诗歌的灵感来源。 此外,贞观年间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唐太宗李世民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使得国家政治逐渐走向稳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然而,在这个时期,知识分子们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他们需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郑起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地方官员,他在病后对生活的忧虑和期待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