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南楼
淳祐六年冬十月,我来独自上南楼。
晓雾江山都不见,雾收日出城东头。
照见汉阳树,照见鹦鹉洲。
浪涛江汉出岷峡,洞庭云梦天共流。
大船如龙卷寒碧,小船如叶飞洪沟。
费袆霞珮跨黄鹤,洞宾玉笛横清秋。
泬寥突兀不可状,开阖风雨晴烟浮。
空中一一都照见,照见今来古往丝粟无限愁。
夜郎逐客心胆大,醉欲搥碎醒又休。
此山此水长不老,英雄消尽山水留。
何当大雪夜明月,摩挲老眼看九州。
春风吹雪变红绿,牛羊被野边无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淳祐六年冬天的十月,我独自一人登上南楼。
拂晓时分,江山的雾气还未散尽,太阳从城东升起。
阳光照见了汉阳的树木,也照见了鹦鹉洲。
长江与汉水的波涛涌过岷峡,与洞庭湖和云梦天的水波共同流淌。
大型船只犹如游龙穿梭在寒冷的水域,小型船只如同树叶漂浮在洪流中。
费袆的黄鹤背负着如朝霞般绚烂的佩饰,吕洞宾横吹着玉笛宣告清朗的秋天。
浩渺的天空变幻莫测,晴空、风雨和烟雾在开合之间随意变换。
一切都在天空中被照亮,照见了古今以来的无数哀愁。
我是那逐客的心高气傲的夜郎人,醉酒之后想捶碎世界,醒来却又不得不放弃。
这座山和水长久地存在,尽管英雄消散,但山川仍然留存。
什么时候能在明亮的月光下欣赏到大雪覆盖的山川?在春风吹散积雪后,满眼都是绿色的草场和悠闲吃草的牛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淳祐:南宋理宗年号(1241-1252年)。
2. 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一带。
3. 东西湖:位于武汉市西南部,又称“汉阳东湖”。
4. 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一带。
5. 鹦鹉洲: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南长江江心,因东汉祢衡作《鹦鹉赋》而得名。
6. 岷峡:又称“岷江三峡”,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
7.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8. 云梦:古代云梦泽的简称,包括今湖北省东南部的湖泊群。
9. 大船如龙卷寒碧:形容船只扬帆远航的景象。
10. 小船如叶飞洪沟:形容小船在江河中的轻快姿态。
11. 费袆霞珮跨黄鹤:借用古人费袆骑鹤升天的传说,描绘了黄鹤楼的气势。
12. 洞宾玉笛横清秋:借用吕洞宾吹笛的神话故事,表现了秋天的景象。
13. 泬寥突兀不可状:形容山水的雄浑壮丽。
14. 开阖风雨晴烟浮:描述了自然景观的变幻莫测。
15. 空中一一都照见:描绘了云雾散开后,空中的一切景物都能清晰地看到。
16. 夜郎逐客:指李白被贬为夜郎县令的遭遇。
17. 此山此水长不老:赞美山川的永恒。
18. 英雄消尽山水留:表达了英雄虽逝,但山川依旧的感慨。
19. 何当大雪夜明月:表达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20. 春风吹雪变红绿: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景色变化。
去完善
赏析
郑起的《鄂州南楼》描绘了壮阔的江景、船只如龙的场景以及空中的黄鶴、洞宾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孤独之中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全诗气魄雄伟,情境幽深,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及宏大的视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鄂州南楼》是宋代诗人郑起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从诗中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在面对国家分裂、战乱不断的社会现实时,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在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金朝入侵,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偏安江南一隅。尽管南宋政权试图恢复中原,但始终未能实现这一目标。在这段时间里,郑起作为一位文人,可能曾担任官员,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种经历使他更加关注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福祉。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墨客以诗歌为武器,表达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郑起的《鄂州南楼》正是其中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描绘南楼的壮丽景色,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然而,这种期许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显得遥不可及,使这首诗具有了深沉的历史内涵和强烈的现实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