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太湖龙王殿
吾谒龙王殿,龙王在何许。
太湖三万顷,水族龙为主。
离离明月宫,渺渺寒烟渚。
天下有旱蝗,吾亦能行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来到龙王庙,龙王在哪里呢?
太湖宽广无际,水中的生灵以龙为尊。
距离月亮宫殿不远的地方,湖水蒸腾形成烟雾。
如果天下遭受旱灾和虫害,我也能够带来雨水拯救众生。
去完善
释义
吾谒龙王殿:吾,诗人自称;谒,拜访,拜见;龙王殿,供奉龙王的寺庙。
龙王在何许:何许,何处,哪里。这句是问龙王庙在哪里。
太湖三万顷:太胡,即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的太湖;三万顷,形容太湖广阔的水域面积。
水族龙为主:水族,生活在水域的生物,如鱼类等;龙为主,指龙为水族之王。
离离明月宫:离离,形容明亮或繁茂的样子;明月宫,古代传说中月宫的名字,这里用来比喻湖面的光亮。
渺渺寒烟渚:渺渺,形容遥远或模糊的样子;寒烟,寒冷的烟雾,这里用来形容湖面雾气;渚,水中的一片陆地。
天下有旱蝗:旱,干旱,指农作物因缺水而枯死的现象;蝗,蝗虫,一种昆虫,食农作物,这里代指农业灾害。
吾亦能行雨:吾,诗人自称;行雨,下雨的意思,这里诗人自诩可以带来雨水,缓解旱情。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作者游览吴江太湖龙王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吾谒龙王殿,龙王在何许”表现出诗人的虔诚和探寻精神。接下来的两句“太湖三万顷,水族龙为主”描述了太湖的广阔无垠和龙在水族中的尊贵地位,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接着,“离离明月宫,渺渺寒烟渚”则描绘了夜晚湖面的宁静与朦胧之美,令人陶醉。最后两句“天下有旱蝗,吾亦能行雨”则表达了龙王作为自然之神,掌管风雨的力量,暗含了对和谐自然的渴望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关爱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吴江太湖龙王殿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吴江太湖龙王殿》是明代诗人郑起于永乐年间创作的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首先,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是中国历史上明朝的鼎盛时期之一,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个时期的江南地区,由于水网密布、物产丰富,成为了文人墨客向往的胜地。郑起作为一位江南地区的文人,对于家乡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游览吴江太湖龙王殿时,有感而发地创作了这首诗。
其次,从作者的人生际遇来看,郑起在永乐年间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官场复杂,他选择了辞官回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家乡的山水风光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吴江太湖龙王殿》一诗中,郑起通过对吴江太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最后,从时代背景来看,明朝永乐年间,江南地区的水利工程得到了很大发展,太湖水域的水利建设和维护也对当地的农业、渔业和航运产生了积极影响。吴江太湖龙王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见证了这一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郑起在游览此地时,通过观察太湖水域的美景,联想到了自己家乡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综上所述,《吴江太湖龙王殿》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了永乐年间的社会环境、郑起的人生际遇以及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深度和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