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山
春风万古洞门开,尘世兴亡是几回。
棋局至今无处觅,樵人于此遇仙来。
飞梁横跨丹虹影,绝顶平铺白玉堆。
天下纷纷无好著,斜阳下岭共徘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拂千年时光,洞穴之门静静敞开,世间的繁华兴衰已经历经无数轮回。曾经那个充满世事纷扰的棋盘已难寻踪迹,而此刻在山林间的樵夫却遇见了仙人降临。
看那石桥横跨之上泛起红霞般的光影,山巅之上如同堆积着一片白玉般平整。在这纷繁复杂的天下之中,很难找到一个好的落脚之处,只能与即将落下的夕阳共同在山路间徜徉流连。
去完善
释义
1. 烂柯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境内,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中“烂柯山”的原型,此山因王质观仙人弈棋的故事而得名。
2. 洞门:指烂柯山的山洞门庭。
3. 尘世:尘世间,人间社会。
4. 兴亡:兴衰更迭,意指王朝更替。
5. 几回:多少次。
6. 棋局:下棋时的棋盘布局。
7. 樵人:砍柴的人,此处指王质。
8. 飞梁:凌空而架的桥梁。
9. 丹虹影:红霞映射的影子,形容夕阳映照下的景色。
10. 绝顶:最高峰。
11. 白玉堆:形容山顶积雪的景象。
12. 天下纷纷:指世上诸多纷争。
13. 好著:好棋步,意指明智的决策。
14. 斜阳:傍晚时分的夕阳。
去完善
赏析
《烂柯山》是一首描述仙境及感慨尘世兴亡的诗歌。诗人以烂柯山的传说为基础,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诗中的“春风万古洞门开”描绘了烂柯山春天的美景,而“尘世兴亡是几回”则引发了诗人对历史兴替的思考。接下来,诗人通过讲述樵人在烂柯山遇到仙人下棋的故事,暗示了尘世之中,人们往往容易迷失在纷扰的红尘中。“飞梁横跨丹虹影”和“绝顶平铺白玉堆”描绘了烂柯山奇特的景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仙气。最后,诗人借“天下纷纷无好著”暗指在纷扰红尘中难以找到心灵的归宿,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烂柯山的传说为依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烂柯山》是宋代诗人郑起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烂柯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人生际遇:郑起(约1080-约1140),字子昂,号谷阳山人,浙江金华永康人。他曾是北宋末年的举人,后为南宋官员。郑起曾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等职,以文学成就著称。他在南宋初年宦途不顺,曾在庆元府、苏州等地担任地方官职。晚年辞官归隐,从事文学创作和教育活动。
时代背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尤其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郑起的诗歌创作受到了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的影响,他的诗才横溢,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郑起在游览烂柯山时,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产生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烂柯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因传说有神仙在此下棋而闻名。郑起在游览烂柯山时,可能联想到了自己的宦海沉浮和人生经历,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