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尹和靖书院示开讲
和靖书堂八面开,新分半席在山隈。
若无人听都归去,传语生公借石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和靖书院八方宽敞,新设半席坐落在山边。
假使无人听讲都离开的话,请转告生公搬块石头过来。
去完善
释义
1. 和靖:指北宋隐逸诗人林逋,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故称和靖。
2. 山隈:山曲处。隈,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3. 生公:东晋僧人竺道生,世称生公,为佛教般若学六大家之一。他善于讲解佛经,据载曾聚石为徒,讲经说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虎丘尹和靖书院讲解诗词时所作,通过对书院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渴望与听众共享知识、传承文化的愿望。首句“和靖书堂八面开”形容书院的大门向四面敞开,展现出开放的姿态。次句“新分半席在山隈”暗示书院虽地处偏僻,仍有热爱学习的学子前来听讲。三句“若无人听都归去”假设如果没有人愿意听讲,那么自己也将离开这里,表现出作者的自信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尾句“传语生公借石来”则引用东晋名僧生公的故事,寓意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聆听自己的讲解,共同传播文化。全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一位文学教师的坚定信念和热忱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虎丘尹和靖书院示开讲》是南宋诗人郑起所作。创作时间是公元1189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间段内,郑起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对民间疾苦有深切了解。在诗人的后半生,他辞官回乡,潜心学术,致力于教育事业。他在虎丘地区创办了尹和靖书院,旨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对内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对外则通过联金抗金政策来抵御北方金国的侵略。这种政治背景使得文人志士更加关注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纷纷投身于教育和文化传承的事业。
在这种背景下,郑起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教育的热爱,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的诗篇。他以书院的开讲为契机,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人才的期许,同时也传递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