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宫人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
垂岭枝袅袅,翳泉花濛濛。夤缘斋人目,路尽心弥通。
盘石横阳崖,前流殊未穷。回潭清云影,瀰漫长天空。
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羽毛经汉代,珠翠逃秦宫。
目觌神已寓,鹤飞言未终。祈君青云秘,愿谒黄仙翁。
尝以耕玉田,龙鸣西顶中。金梯与天接,几日来相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溪水清澈浅石间,冷冽泉水映药丛。
步入溪流见双峰,松树栝子随风动。
山岭低垂枝条袅,泉水掩映花朵蒙。
曲径通幽引目光,心意尽情境更通。
磐石横卧阳崖上,前方流水无穷尽。
碧波倒影云朵影,弥漫天空碧空净。
水边一女神仙立,千年化为玉童身。
羽毛经历汉代史,珠翠躲避秦朝宫。
眼神交汇意已达,白鹤已飞话未终。
希望君子得秘密,愿拜神仙黄翁宗。
曾经在山顶耕田,龙口在西顶处鸣。
金梯直通云霄外,几日前来相遇逢。

去完善
释义
1. 溪口:溪流入口处。
2. 水石浅:水流清澈,石头清晰可见。
3. 泠泠:清凉的样子。
4. 药丛:草药生长的地方。
5. 双峰峻:两座山峰高耸。
6. 松栝疏幽风:松树的叶子稀疏,随风轻轻摆动。
7. 垂岭:山岭下垂。
8. 翳泉:遮蔽泉水的树木。
9. 蒙濛:模糊不清的样子。
10. 夤缘:沿着事物发展。
11. 斋人目:修道之人的眼睛。
12. 心弥通:心境更加通达。
13. 阳崖:阳光照耀的山坡。
14. 殊未穷:特别没有尽头。
15. 回潭:曲折的溪流。
16. 清云影:清晰可见的云朵倒影。
17. 瀰漫:弥漫笼罩。
18. 神女:仙女。
19. 千岁为玉童:千年的修炼成为玉仙童子。
20. 羽毛经汉代:羽毛经过汉代。
21. 珠翠逃秦宫:珠宝翡翠从秦朝皇宫逃出。
22. 目觌:亲眼看到。
23. 鹤飞:仙人乘鹤离去。
24. 言未终:话还没说完。
25. 祈君:请求您。
26. 青云秘:高人隐士的秘诀。
27. 黄仙翁:黄粱梦中的仙人。
28. 尝以耕玉田:曾经用耕种的玉田。
29. 龙鸣西顶中:龙在西山顶上鸣叫。
30. 金梯与天接:金色的阶梯连接着天空。

去完善
赏析
《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宫人》:常建
溪水清澈见底,山石浅显易攀,其间幽兰芳馨四溢。走进溪口,双峰耸立,青松挺拔,翠竹摇曳生姿,透出丝丝宁静的仙气。顺着山脊蜿蜒而上,峰回路转间,苍松绿竹之间有落花轻轻低垂,如披轻纱一般朦朦胧胧。此时身处其中,仿佛被这片神秘的仙境牵引着心灵。
山泉边的岩石横陈在阳光之下,其间的清流源头无尽,蜿蜒曲折流向远方。而山间一处回潭,清冽的水面倒映出天空的云影,广袤而辽远。这片与世隔绝的地方,似乎成为了仙女的静修之地。看那山边神秘的神女,她飘飘欲仙,仿佛已经修炼了千年之久。她的羽毛经历过汉代的沧桑,头上的珠翠装饰也透露着秦代的遗韵。
当她出现的那一刻,仙女的美目如同春风化雨,让人如同步入梦境。白鹤在她身边翩翩起舞,而她的话语则如同天籁之音般悦耳动听。期待她能带我去那青云之巅,拜访那些神仙般的隐者。
她曾尝试在这青山翠谷之间耕种宝玉,在西山顶上鸣叫的天龙,引导着她一步步接近这人间仙境。就像那天梯直通云霄,用不了几天就能见到这位仙人了。整首诗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得淋满尽致,既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又有超越凡尘的想象,堪称诗中的佳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宫人》,是由唐朝著名诗人常建所作。创作时间是公元755年前后。这个时期,唐玄宗在位,以李林甫、杨国忠为代表的政治腐朽使国家陷入了混乱,后来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常建经历了科举落榜的挫折,然而他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游历各地,体验民间疾苦,观察社会现实,将所见所闻融入到诗歌创作中。在这首诗里,常建描述了自己在仙谷偶遇毛女的情景,通过这位毛女的经历,反映出封建社会中许多被迫离开家乡的百姓的命运。
诗中的“毛女”指的就是那位被秦始皇迫害的宫女,她从一个地位崇高的皇宫中人变成一个远离人间的避世者,这种巨大的身份落差正是当时动荡社会的写照。常建通过这首诗,一方面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在国家危机面前的忧虑和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