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峄山碑

标题包含
读峄山碑
六国平来四海家,相君当代擅才华。 谁知颂德山头石,却与他人戒后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继,字懿孙,唐朝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是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风豪放雄浑,意境开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张继的作品中最知名的是《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查看更多
陈红C.H
去完善

译文
将六个国家纳入疆土实现和平共处,展现了一位治国之才的风采。谁知道那本是为赞美而树立的山头石碑,却成为了警示他人以免重复错误的教材。
陈红C.H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读峄山碑:指阅读峄山的石刻碑文,峄山位于山东省邹城市东南。 2. 六国平来四海家:这里指的是战国七雄中的秦国统一了其他六国,建立了秦朝。 3. 相君:古代诸侯任命的辅佐大臣,这里指的是李斯。 4. 颂德山头石:指峄山的石刻碑文,上面记载着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事迹以及李斯的功德。 5. 却与他人戒后车:这里的“他人”指的是后来的统治者,警示他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
陈红C.H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读峄山碑”为题,借古讽今,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诗人通过对战国时期六国的兴衰历史的回顾,以及相君才华的赞美,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讽刺和担忧。诗中用颂德山头石作为比喻,寓意着那些曾经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功勋的人物,他们的丰碑也可以成为警示后人的前车之鉴。
陈红C.H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峄山碑》是唐代诗人张继创作的一首描绘自己阅读古代石刻诗文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代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是张继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所创作的。 在天宝年间,由于安史之乱爆发,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困苦,战争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张继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他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现象深感忧虑。在此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歌,以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国家的担忧。 同时,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云集,诗词歌赋盛行,各种文艺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张继作为这个时代的杰出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历史变迁,也展现了唐朝文化的独特魅力。
陈红C.H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