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坡

标题包含
南坡
小园路口安柴户,日日山翁手自开。 禽有色声皆可玩,花无香实不须栽。 柳根著石宜安钓,岩罅通泉可泛杯。 更向南坡临水处,参差纯种百株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小园的入口处,摆放着柴火堆,每天都由老园丁亲手打理。这里的鸟儿各具特色,鸣声悦耳,供人欣赏;花朵虽然没有香气和果实,但也不需要特意去栽种。柳树根部倚靠着石头,适合安置钓鱼竿;岩石间的缝隙流淌出清泉,可以倒酒畅饮。再往南面的山坡临水之处,还错落有致地种植着一百多株梅花树。
去完善
释义
1. 安柴户:指安置柴门的地点。此处描绘小园入口处,暗示这是进入园子的门户。 2. 山翁: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自称山翁意味着与山水为伴,隐逸自得。 3. 可玩:表示可以欣赏或品味。这里是形容园中的鸟类声色宜人。 4. 香实:香气和果实。这里指出有些花卉主要是供观赏的,不需要种植以获取果实。 5. 柳根著石:柳树根部依傍着石头生长。这里是说岸边柳树的根部紧挨着石头,适宜设置钓鱼竿。 6. 岩罅:岩石之间的缝隙。这里描述泉水从岩石缝中流淌出来。 7. 泛杯:举起酒杯,这里表示在泉边饮水或畅饮。 8. 南坡临水处:南边的山坡靠近水源的地方。这里是诗人在寻找赏梅之处。 9. 参差:这里指梅花树错落有致地分布。 10. 纯种百株梅:表示一百棵品质纯正的梅花树。
去完善
赏析
《南坡》一诗是赵汝绩隐居生活的心得体验。诗人将乡间田园景象刻画得生动自然,诗歌处处体现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小园路口安柴户,日日山翁手自开”两句描绘了乡村环境静谧怡人的景致和诗人的生活状态。接着,“禽有色声皆可玩,花无香实不须栽”通过对比禽鸟、花朵表现诗人亲近自然的悠然之情。同时,“柳根著石宜安钓,岩罅通泉可泛杯”则表现出诗人乐于隐逸生活,寄情山水,并享受生活的恬淡之意。尾联“更向南坡临水处,参差纯种百株梅”则写出诗人沉醉于梅花盛开的盛况中,以此展现出其对美好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其清雅的诗风、质朴的词语,诠释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境和对自然生活的赞美,令读者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坡》是宋代诗人赵汝绩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当时宋朝正处于金、辽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压迫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经济和文化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赵汝绩是一位擅长描绘田园生活的诗人,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于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墨客纷纷逃离城市,选择隐居于乡村田园,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赵汝绩也不例外,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坎坷,曾一度远离政治中心,选择了在乡村田野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在南宋时期,社会矛盾激化,百姓生活困苦。然而,农村相对较为安定,农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赵汝绩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南坡风景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