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苕溪道中

标题包含
苕溪道中
上苑啼莺春事休,吴中山水暂淹留。 黄梅时候千门雨,老麦郊墟一望秋。 村熟香醪清入脭,庭存修竹旧封侯。 数声牛笛长亭暮,试把羁情问马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学校里,黄莺歌唱春天的故事已经结束,我暂时停留在了江南的山山水水之间。黄梅季节时,千家万户都在下雨,田野里的老麦显得像秋天的景象。村子里熟成的酒香清澈可口,庭院中的修竹仿佛是在等候封侯。傍晚时分,在长长的亭子旁,传来了几声牛的叫声,我想试着询问一下我的情感和马周的故事。
去完善
释义
《苕溪道中》是明代诗人邵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该诗的词句注释: 1. 上苑: 古代皇家园林。这里指美好的园林或地方。 2. 啼莺: 鸣叫的黄莺鸟,春天常见的鸟类,代表春天的来临。 3. 春事休: 指春天的事物已经过去了,也就是春天的尾声。 4. 吴中: 地区名,泛指苏州一带。 5. 黄梅时候: 农历四月梅子黄熟的时候,即黄梅天,江南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 6. 千门雨: 形容雨量大,似乎覆盖了整个地区。 7. 老麦: 成熟的麦子,这里的“老”表示成熟。 8. 郊墟: 城外荒凉的地方。 9. 一望秋: 放眼望去,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 10. 村熟香醪: 指村里自酿的美酒。 11. 清入脭: 形容酒的清澈和口感好。 12. 庭存修竹: 庭院里有修剪过的竹子。 13. 封侯: 指的是竹子的茂盛状态。 14. 数声牛笛: 指远处传来的悠扬的笛声。 15. 长亭: 古代的驿站,供行人休息的地方。 16. 马周: 人名,唐代的一位官员,以才学出众著称,这里是作者自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苕溪道中所见的美丽景色和感触。首句中的“上苑啼莺春事休”,点明了春天的尾声,而“吴中山水暂淹留”则暗示诗人虽然身处春末,但仍沉醉于眼前的美景之中。接下来两句,诗人通过“黄梅时候千门雨”和“老麦郊墟一望秋”的对比,表现出季节交替、时光流转之感。 在诗人眼中,乡村的美好与淳朴跃然纸上。他以“村熟香醪清入脭”和“庭存修竹旧封侯”展现出乡村生活的美好,前者描述了香醇的美酒,后者则表现出了庭院中郁郁葱葱的竹林。最后两句,诗人以“数声牛笛长亭暮”和“试把羁情问马周”收尾,表达了诗人虽暂时停留在乡村,但内心仍牵挂着远方的羁旅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苕溪道中》是明代诗人邵棠的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中期,即15世纪后半叶。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繁荣,尤其是江南地区,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非常活跃。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邵棠正处在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他曾在官场任职,但因不满官僚腐败而选择辞官回乡。回到家乡后,他开始关注民间疾苦,用诗歌记录和反映百姓的生活状况。因此,《苕溪道中》也可以看作是他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关怀的体现。 与此同时,明朝中期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一方面,封建制度逐渐衰败,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文化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在这样的背景下,邵棠的诗歌创作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