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际
水际移居晚,薰风绿满汀。
密萍妨下钓,高柳碍观星。
忙是僧相过,闲惟雨可听。
寻思非久计,终忆自柴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在水边搬家,温暖的微风吹拂着满是绿色的小洲。密集的萍草妨碍我钓鱼,高高的柳树挡住了观看星空的视线。忙碌时有僧人来拜访,闲暇时只能听到下雨的声音。想了想这并不是长久的打算,最终还是要回到那带着柴门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水际:指靠近水的岸边。
2. 薰风:南风,夏季的暖风。
3. 绿满汀:汀,水边的平地。此句意为水面旁的平地都被绿色覆盖了。
4. 密萍:密集的水草。
5. 高柳:高大的柳树。
6. 碍观星:阻碍了观察星星。
7. 僧相过:僧侣们相互拜访。
8. 闲惟雨可听:闲暇时只有听雨声。
9. 寻思:思考。
10. 非久计:不是长久的打算。
11. 终忆自柴扃:柴扃,柴门。最后想起的还是自己的柴门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水际》这首诗,以诗人赵师秀在水边的移居生活为背景,描绘了水际自然环境的清新和宁静。诗人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意象,如熏风、绿汀、密萍、高柳等,展现了水际的自然风光和四季变化。同时,通过描述与僧人的交往和雨天的聆听,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充满了诗人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际》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40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已经岌岌可危,北方领土被金国侵占,而南方则受到蒙古军队的压迫。
赵师秀的一生都在这种战争与动荡的环境中度过。他曾担任过一些官员,但由于对时局的失望,他选择了辞官回乡,过上隐逸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关注自然景色,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诗歌创作中。
在《水际》这首诗中,赵师秀通过对水际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世界的忧虑和无奈。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诗人,在面对动荡时代的勇气与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