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仔夜宿
尘途未整远行装,夜息还同客异乡。一盏寒灯吟拓落,三更旅舍话凄凉。茅檐梦破芙蓉月,竹榻思侵荻苇霜。晓起鸡声咿喔处,数村烟水画苍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尚未整理行囊踏上远方的征途,夜晚暂且寄宿在异乡客居。一灯如豆下诵读着失传的诗篇,三更时分旅馆里诉说着孤寂之情。月光下茅屋醒来中断了梦境,竹叶下思念滋生消散了霜露。清晨鸡鸣之时萦绕耳边,几处村落倒映在烟雨蒙蒙的水面。
去完善
释义
1. 小店仔:诗人寄居的乡村小旅馆。仔,闽南语尾缀,表示“小”的意思。
2. 尘途:世俗生活之路。
3. 远行装:准备远行的行李。
4. 夜息:夜间休息。
5. 拓落:此指抒发愁绪的诗篇。
6. 三更:古代将夜晚分为五更,三更相当于现在的深夜时分。
7. 茅檐:用茅草做屋顶的房子,这里指诗人暂居的小旅馆。
8. 芙蓉月:明亮的月光。芙蓉,荷花的别称,这里用来比喻月光。
9. 竹榻:竹子做的床铺。
10. 荻苇:生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俗称芦花。
11. 咿喔:鸡鸣之声。
12. 数村:多个村庄。
13. 烟水:烟雾缭绕的水乡景色。
14. 苍苍:形容色彩丰富而模糊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和思乡情感的七言律诗。诗人陈辉在旅途中暂时歇脚,看到周围的景物,心中涌起了淡淡的乡愁。
首联“尘途未整远行装,夜息还同客异乡”描述了诗人尚未整理好行装就踏上了漫长的旅程,夜晚住宿时仍感到像身处异乡一样孤独。表达了作者离家远行的无奈与不舍之情。
颔联“一盏寒灯吟拓落,三更旅舍话凄凉”写的是诗人独自在旅馆里,对着孤灯吟咏,倾诉自己的孤独和失落。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寂寥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茅檐梦破芙蓉月,竹榻思侵荻苇霜”描绘了诗人梦想中的家乡景象:茅草屋檐下,月光映照下的芙蓉花显得格外美丽;躺在竹榻上,霜白覆盖在荻苇上,让人想起家乡的景致。这里诗人以梦境与现实相交织的手法表达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尾联“晓起鸡声咿喔处,数村烟水画苍苍”中,清晨鸡鸣之声唤起诗人的注意,放眼望去,远处炊烟袅袅升起,村落掩映在苍茫的山水之间。这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场景使诗人产生了共鸣,更加深了他对故乡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小店仔夜宿》是南宋诗人陈辉所作,创作于1127年。在这一年里,金军攻占了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历史进入了南宋时期。
在这一时期,陈辉的人生经历颇多波折。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金军的侵略,他的家乡惨遭战火摧残,家人离散,生活陷入困境。为了谋求生计,陈辉离家远行,四处奔波,曾在小店仔过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描绘旅愁的佳作。
当时的时代背景复杂多变,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陈辉的内心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诗歌也因此充满了对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