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书感
碧汉无尘一色秋,疏星片月淡云收。霜沾桂树寒香满,露滴桐梢瘦影幽。几曲微吟依海岸,半空清响起江楼。谁家玉笛横吹里,却把关山惹客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海天相接,一片秋色宁静无尘,稀疏的星星和淡淡的月亮挂在天空,云朵渐渐消散。桂花树上凝结着霜花,香气弥漫,桐树的影子在露水沾染下显得更加瘦弱而幽静。海边的海岸线上,有人在轻声低吟,江边的楼宇上,传来一阵清脆的钟声。不知道谁家的人在吹奏着玉笛,却让人更加怀念远方的关山与乡愁。
去完善
释义
1. 碧汉:指蓝天或青天。
2. 一色:单一的色调,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天空颜色。
3. 疏星:稀疏的星星,形容夜晚星空的景象。
4. 片月:形容月亮的轮廓。
5. 淡云:轻柔的云朵,比喻秋天的白云。
6. 霜沾:被霜打过的意思。
7. 桂树:木犀科植物,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子对生,单叶,革质,全缘,两面通常具腺点;花芳香,黄色或黄白色,有“桂花”的美称。
8. 寒香:寒冷的香气,这里借指桂花的香味。
9. 露滴:露水降落的意思。
10. 桐梢:梧桐树的树梢。
11. 瘦影:瘦长的影子,这里形容桐树的影子。
12. 幽:深远的意境。
13. 几曲:几处,几个。
14. 微吟:低声吟咏。
15. 海岸:海边。
16. 半空:天空的一半。
17. 清起:清脆的声音响起。
18. 江楼:江边的小楼。
19. 谁家:谁家的,哪个家庭的。
20. 玉笛:玉制的长笛,用于吹奏音乐。
21. 横吹:横着吹,指玉笛的演奏方式。
22. 关山:关隘山川,这里指远方的故乡。
23. 惹:引起,牵动。
24. 客愁:旅居在外的人的忧愁之情。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碧汉无尘一色秋,疏星片月淡云收。”描绘了中秋节时的景色:天空湛蓝,繁星点点,月光柔和,云朵淡薄。这个画面给人以宁静、辽阔之感。
颔联“霜沾桂树寒香满,露滴桐梢瘦影幽。”通过对桂树和桐树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气息。霜冻的桂树散发出阵阵清香,寒露滴在桐树上,使它的影子显得更消瘦、幽静。这两句既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又蕴含了作者对季节变换的感慨。
颈联“几曲微吟依海岸,半空清响起江楼。”描述了作者在海边、江边赏月时的心情。他低声吟唱着诗歌,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而此时的空中,传来阵阵悠扬的笛声,使人心旷神怡。
尾联“谁家玉笛横吹里,却把关山惹客愁。”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那悠扬笛声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关山象征着离别与乡愁,听到笛声使作者更加思家心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秋书感》是明朝诗人陈辉所作的一首咏月诗,创作于明朝中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中秋佳节时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挂念之情。
陈辉生活在明朝中叶,这是一个社会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然而,对于个人来说,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和困难。陈辉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面临着生活的困扰或事业的不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借中秋之月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当时的社会,科举制度盛行,文人墨客们都以考取功名为目标。陈辉或许也在为科考而努力,但现实中的种种困境让他倍感压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他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此来宣泄内心的压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