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澎湖西屿
海中青屿里,一片带春烟。水上浮奇石,天涯泛小船。波回苍霭外,村在白沙边。客棹经过处,怀人意惘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海上青翠的岛屿中,一片带着春天气息的烟雾弥漫开来。水面上漂浮着奇特的岩石,天涯海角间驶过一艘小船。波涛涌动,雾气弥漫,村落坐落在白色沙滩的边缘。过客的船只航行而过,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惆怅之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泊:停泊。指船只靠岸停留。
2. 澎湖:台湾岛西南海域的一个群岛,原为中国领土,清朝末年割让给日本。
3. 西屿:澎湖群岛中的一座岛屿。
4. 海中:大海之中。
5. 青屿:此指西屿。
6. 带春烟:带有春天的烟雾。形容景色如诗如画。
7. 水上:水面之上。
8. 浮奇:奇特且漂浮在水面上。此处比喻水上的石礁。
9. 天涯:天边的意思,指遥远的地方。
10. 波回:波浪起伏。
11. 苍霭:形容青绿色的云气。
12. 村在:村庄就在。
13. 白沙:白色沙滩。
14. 客棹:客船。
15. 经过处:路过的地点。
16. 怀人:思念远方的人。
17. 意惘然:情绪迷惘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舟澎湖西屿时所见的美景。首先,“海中青屿里,一片带春烟”两句写远望海岛如浮于碧波之上,岛周围弥漫着春色;接着,“水上浮奇石,天涯泛小船”写海水上的奇特岩石和漂浮的小船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再往下,“波回苍霭外,村在白沙边”写水波荡漾、云霭翻腾的壮观景象,以及岸边清晰可见的村落和白沙,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最后,“客棹经过处,怀人意惘然”则表达了诗人作为过客,观赏着这些美景而产生的惆怅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流露出诗人的真切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泊澎湖西屿》是明朝诗人陈辉的一首描绘澎湖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这个时期,明朝国力逐渐衰弱,外部面临倭寇侵扰,内部则出现严重的社会矛盾。
陈辉,明朝文人,生卒年不详,他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并未详细记载。但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他可能曾到澎湖地区游历,亲眼目睹了澎湖的壮丽景色,并在泊船时创作了这首《泊澎湖西屿》。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中,是台湾省下辖的一个县。在明朝时期,澎湖地区属于福建省泉州府,是一个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冲。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当时的澎湖经济相对落后,人口稀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