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村见凤仙花

标题包含
山村见凤仙花
小种花开地不偏,生来枝叶本嫣然。半痕奇艳添微粉,几瓣新红染翠钿。色映疏帘欺睡后,香飘野砌到尊前。莫嫌寂寞山村里,却有亭亭物外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花生长的地方并不偏僻,从出生开始就具有美丽的枝叶。它那淡淡的色彩犹如一抹淡妆,几片花瓣就像绿色头饰上的红色点缀。它的颜色映在稀疏的窗帘上,仿佛在嘲笑人们的睡眠;它的香气飘散在野外的小路上,直达酒杯之前。不要嫌弃它在山村里的孤独,它可是世外仙子般的存在。
去完善
释义
1. 小种花:指的是凤仙花,又称指甲花。 2. 不偏:意为不依靠,独立生长。 3. 生:这里指植物的生长。 4. 本:原本,天然。 5. 嫣然:形容花朵鲜艳美丽的样子。 6. 痕:形容花朵的形状。 7. 奇艳:奇特的艳丽。 8. 微粉:指花朵上的花粉。 9. 几瓣:指花朵的花瓣。 10. 新红:新鲜的红色,这里指花朵的颜色。 11. 翠钿:绿色的首饰,这里用来比喻凤仙花的绿叶。 12. 色映:颜色的映衬。 13. 疏帘:稀疏的窗帘。 14. 欺睡:仿佛在欺骗人的睡眠。 15. 香飘:香味飘散。 16. 野砌:野外的小路。 17. 尊前:敬酒前的礼貌用语。 18. 莫嫌:不要嫌弃。 19. 寂寞:安静、宁静。 20. 却有:却存在着。 21. 亭亭:形容植物直立生长的样子。 22. 物外仙:世外仙人,这里用来赞美凤仙花的美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凤仙花的美丽与生机,诗人在山野间发现了这种美丽的花朵,以生动的笔触描摹了其鲜艳的色彩、优雅的形态以及沁人心脾的香气。诗人从各个角度赞美凤仙花,不仅突出了其独特的美,也寓情于景,借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同时,诗人又强调凤仙花虽然生长在山村里,但它的美丽和品质却超越了世俗,犹如世外仙子一般超凡脱俗。这种寓意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于凤仙花的赞誉之情,也流露出他自己的高洁品质和理想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村见凤仙花》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辉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村自然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是一个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辉的人生际遇可以追溯到他早年勤奋好学,追求功名,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抱负。他曾游历各地,深入了解民间疾苦,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意义。在南宋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限制,许多文人墨客无法通过科考入仕,因此选择游走四方,通过诗歌创作来抒发心中的感慨。 在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这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此外,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和田园诗也很流行,如马远、夏圭等著名画家的山水画作,以及杨万里、陆游等人的田园诗作,都为陈辉的这首《山村见凤仙花》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滋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