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
隐隐孤村近碧峰,朝来但觉晓云浓。疏狂到处难为客,懒散无心学老农。草屋寒烟迷橘柚,竹桥秋水映芙蓉。寂寥幸有园林趣,为觅奇岩路几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远方若隐若现的村子靠近青山,早上醒来只觉得雾气弥漫。随意游荡于各地生活不易,无心情像老农那样勤劳耕作。简陋的草房被寒气笼罩,橘子树和柚子树被薄雾遮掩;竹林下的溪水清澈,倒映出水面的荷花美丽动人。幸运的是这里有一片园林可以欣赏到无尽的乐趣,寻找奇特的岩石需要跋山涉水,穿越多重的道路。
去完善
释义
1. 碧峰:青山,比喻高大的山岭。
2. 朝来:指早晨。
3. 但觉:只觉得。
4. 晓云:清晨的云彩。
5. 疏狂:狂放不羁。
6. 难为客:难以适应他乡做客的生活。
7. 懒散:散漫,不修边幅。
8. 无心:没有意愿。
9. 草屋:茅草屋,简陋的房屋。
10. 寒烟:寒冷的烟雾。
11. 橘柚:柑橘类水果。
12. 竹桥:竹子做的桥。
13. 秋水:秋天的河水。
14. 映芙蓉:指在水中倒映出莲花的样子。
15. 寂寥:寂静,形容孤独冷清。
16. 幸有:幸运的是拥有。
17. 园林趣:对园林的喜爱之情。
18. 为觅:为了寻找。
19. 奇岩:奇特的岩石。
20. 路几重:指山路有多重曲折。
去完善
赏析
《村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山村中的所见所感。首先,诗人以“隐隐孤村近碧峰”开篇,通过“碧峰”暗示了村庄的优美环境和宁静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朝来但觉晓云浓”表达了早晨雾气弥漫、阳光照射在云雾上的景象。而“疏狂到处难为客,懒散无心学老农”则表现了诗人虽有狂放不羁的性格,但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不禁流露出对生活的向往和期待。随后,诗人描述了村庄周围的景色:“草屋寒烟迷橘柚,竹桥秋水映芙蓉。”这些景物使得这个山村更加美丽动人。最后,诗人表示尽管生活孤独寂寞,但是有自己的园林乐趣,为了寻找奇特的岩石,愿意跋山涉水,去寻找那份心灵的慰藉。整体来看,这首诗生动地展示了一个静谧、美丽的山村景象,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虽然疏狂不羁,但仍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村中》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辉所作,其具体的创作时间无从可考。陈辉在明朝时期担任过江西道监察御史等职位,但在任期间对官场腐败和政治黑暗深感痛恨,最后辞官回乡。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描绘乡村风光和农民生活的诗篇,《村中》便是其中之一。
明朝嘉靖年间,社会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陈辉身处其中,看到了广大农民的艰苦生活和农村社会的凋敝景象,内心充满同情。他在《村中》一诗中,通过对村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不幸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在《村中》这首诗中,陈辉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村中的自然景色和劳动场景。他以柳树、桃李、桑麻等物象为线索,展示了农村的生态风貌;又以耕田、拾穗、牧童等形象,刻画了农民的勤劳形象。这些画面既具有浓厚的田园气息,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