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林
五里林间路,长堤绕碧流。落花春径寂,芳草晚园幽。鹭宿依斜岸,凫啼近小洲。绿阴行过处,客邸在溪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五里的林间路上,有一条长长的堤坝环绕着碧波荡漾的溪流。春天里,花瓣飘落在寂静的小径上,傍晚时分,芳草萋萋的花园显得格外幽静。白鹭栖息在倾斜的岸边,野鸭在水边的沙洲上鸣叫。行走在绿荫遮蔽的小路上,沿着溪流前行,便可看到客人居住的客栈。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陈辉:宋朝诗人。
2. 五里林:诗中提到的地点,位于浙江绍兴附近。
3. 长堤:指沿河修建的堤坝,用于防洪、灌溉等。
4. 碧流:清澈的河流。
5. 落花:凋谢的花朵。
6. 春径:春天的道路。
7. 芳草:茂盛的草。
8. 晚园:傍晚时的花园。
9. 幽:幽静,宁静。
10. 鹭宿:白鹭栖息的地方。
11. 斜岸:倾斜的河岸。
12. 凫:水鸟,即野鸭。
13. 啼:鸣叫。
14. 小洲:河中小岛或沙洲。
15. 绿阴:绿树形成的阴影。
16. 行过:走过。
17. 客邸:旅馆,客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田园风光图。诗人以五里林为主线,展现了沿途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首先,“五里林间路,长堤绕碧流”表达了诗人在五里长的树林中穿行,沿着河边的长堤欣赏碧水的美景。接着,“落花春径寂,芳草晚园幽”描述了春天里花落满地、园草芬芳的景象,凸显了环境的寂静与清幽。然后,“鹭宿依斜岸,凫啼近小洲”通过描绘白鹭栖息在河岸、野鸭在湖中小洲上鸣叫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在观察自然的同时融入其中的愉悦心情。最后,“绿阴行过处,客邸在溪头”则表达了在树荫下漫步,发现客居之处就在溪水旁的惬意感受。整首诗以景色为引,寓情于景,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里林》是宋代诗人陈辉创作的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960-1127年)。
在北宋时期,陈辉生活在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他担任过地方官吏,对民间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在这段时间里,他接触到了许多乡村田园风光,这为他创作这首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诗歌中,陈辉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画面,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源于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和理解。在北宋时期,虽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由于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普通百姓的生活仍然充满了艰辛。陈辉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展示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愿景,以此来抚慰人们的心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