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门夜泊
冷雨沧江上,移舟泊海门。清歌閒戍客,短笛隐渔村。浪阔潮千顷,天空月一痕。摇摇游子意,梦忆旧家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冷雨洒在长江之上,我将船停靠在海门。悠扬的歌声传自戍楼里的士兵,短笛声则来自遥远的渔村。波浪宽阔,潮水涌动覆盖千顷土地,天空明亮,月亮闪耀如一道痕迹。我在这漂泊中感受到浓厚的乡愁,梦境中浮现的是那久违的故乡家园。
去完善
释义
1. 冷雨:冰冷的雨水。
2. 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而得名的江河。
3. 移舟:移动船体靠岸。
4. 海门:这里指鹿耳门,位于台湾台南市。
5. 清歌:清晰的歌声。
6. 閒:同“闲”,意为空闲的。
7. 戍客:守边士兵。
8. 短笛:一种横吹的竹管乐器。
9. 渔村:打渔的村落。
10. 浪阔:波浪宽阔。
11. 潮千顷:形容海浪如同千顷良田般广阔。
12. 天空:广阔的天空。
13. 月一痕:月亮像一条细线。
14. 摇摇:摇摆不定的样子。
15.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去完善
赏析
《鹿耳门夜泊》是明朝诗人陈辉的一首描绘江景的诗。这首诗通过细致的环境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在舟中夜泊时的孤独、思乡之情。
首联“冷雨沧江上,移舟泊海门”,描绘了冷雨中江面的景象,以及诗人因风雨而将船靠近海门的情景。这里“冷雨”和“沧江”两个词语勾画出一幅烟雨凄迷的景致,为全诗营造了哀愁的氛围。
颔联“清歌闲戍客,短笛隐渔村”,通过对清歌和短笛的声音描绘,展示出江边渔村的宁静与和平。同时,也暗示出戍客生活的孤寂和无奈。
颈联“浪阔潮千顷,天空月一痕”,描绘了夜晚江面的辽阔与浩渺,以及天空中的月亮被云层遮住的景象。这一联的意境开阔,与前面的哀愁氛围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摇摇游子意,梦忆旧家园”,则是诗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直接倾诉。诗人借助“摇摇游子意”的描述,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思念故乡的心情。而“梦忆旧家园”则进一步强调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鹿耳门夜泊》是明朝诗人陈辉在明崇祯年间所作。这首诗歌以鹿耳门港口夜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期内心的忧虑和深沉的乡愁。
明朝末年,中国正值内忧外患的困境。北方满族崛起,不断侵犯明朝边疆;南方则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当时战乱频发,国家治理混乱,民众生活困苦。在此背景下,陈辉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社会现状深感忧虑。
陈辉生活在明朝末年,这是他与诗歌创作关联最为密切的时代背景。当时的朝廷政治腐败,宦官弄权,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民生疾苦。陈辉目睹这一切,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
这首《鹿耳门夜泊》描绘了陈辉泊船鹿耳门港口的夜晚景象。月色、钟声、波光等元素勾画出宁静而辽远的意境,然而诗人却在其中融入了“忧国怀乡”的主题,彰显出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