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龙湖岩

标题包含
龙湖岩
野竹迷离翠作垣,微茫山色古云门。烟侵晚岫通幽径,水隔寒堤接远村。曲槛留阴閒睡鹿,疏星倚月冷啼猿。昔年曾得游中趣,依旧湖光潋滟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野竹摇曳生姿,宛如一道绿色围墙。远处的山色朦胧,与古老的云门相映成趣。傍晚时分,烟雾弥漫,蔓延到山谷深处的小径上;一条寒冷的水堤把湖泊与远方的村落相隔开来。弯曲的栏杆下留下阴影,悠闲的鹿儿在其中打盹;稀疏的星星倚着月光,寒风中的猿猴在哀嚎。曾经在这里享受到的乐趣,依然伴随着潋滟的湖水存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龙湖岩:诗题,具体地点不详。 2. 陈辉:作者,生卒年不详,唐朝诗人。 3. 野竹迷离翠作垣:野竹,野生竹子;迷离,模糊不清;翠,绿色;垣,围墙。这句描绘了龙湖岩周围竹林茂密,绿意盎然的景象。 4. 微茫山色古云门:微茫,形容景色朦胧;古云门,可能是指古代的云门寺,云门是古代的一种建筑风格。这句描述了远处的山色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5. 烟侵晚岫通幽径:烟,烟雾;晚岫,傍晚的群山;幽径,僻静的小路。这句描绘了烟雾弥漫的山间小路,显得格外宁静。 6. 水隔寒堤接远村:水,河流;寒堤,冬天的河岸;远村,远方的村庄。这句表现了河水与河岸相隔,远处的村庄在河边隐约可见的景象。 7. 曲槛留阴閒睡鹿:曲槛,弯曲的栏杆;留阴,遮阴;閒,休息;睡鹿,睡觉的鹿。这句描述了在弯曲的栏杆下,鹿在树荫下休息的情景。 8. 疏星倚月冷啼猿:疏星,稀疏的星星;倚,依靠;月,月亮;冷,凄清;啼猿,哭泣的猿猴。这句描绘了在月光下,星星稀疏,猿猴哀鸣的凄凉景象。 9. 昔年曾得游中趣:昔年,过去的时间;游中趣,游玩的乐趣。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在龙湖岩游玩的怀念之情。 10. 依旧湖光潋滟存:依旧,仍然;湖光,湖水波光粼粼的景象;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这句表示龙湖岩的风光依然美丽如画。
去完善
赏析
龙湖岩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作者游览的心情。诗的前两句“野竹迷离翠作垣,微茫山色古云门”描述了龙湖岩周边的野竹、山脉的朦胧景象,以翠绿的野竹为背景,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 接下来的“烟侵晚岫通幽径,水隔寒堤接远村”进一步渲染了龙湖岩周边的自然风光,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通过对烟雾、水面、幽径等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表现出此地的宁静与幽深。 “曲槛留阴闲睡鹿,疏星倚月冷啼猿”这一联则将视角转向动植物,进一步丰富画面感。通过描述鹿在树荫下休息,以及猿在月光下沉吟的场景,展现了龙湖岩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和谐共处的环境特点。 最后两句“昔年曾得游中趣,依旧湖光潋滟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龙湖岩美景的喜爱之情。他提到过去曾经领略过此地迷人的景致,而今日再访,仍然能够感受到那令人陶醉的湖面波光。这首诗语言生动,色彩斑斓,富有哲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龙湖岩位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峰。龙湖岩因山上有龙湖而得名,是南宋诗人陈辉的隐居之地。这首诗描述了龙湖岩的美丽风光和诗人在此地的隐居生活。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个时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人生际遇:陈辉是南宋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在这个时期遭遇了社会动荡和个人不幸。由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他选择了在龙湖岩隐居,过上了远离尘世的田园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政治局势复杂多变,社会矛盾激化。这个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佛教和道教开始兴起,许多文人和知识分子都开始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真谛。在这种背景下,陈辉选择了在龙湖岩隐居,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实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